【本文作者:桥看世界】
斯洛特在执教利物浦期间首次遭遇三连败,在斯坦福桥 2-1 负于切尔西的比赛过程,也让他的新战术思路不可避免地受到质疑。显然,这并非球队在国际比赛日前希望看到的结果。
以下是本场比赛的几大热议焦点:
【斯洛特开始“捡芝麻丢西瓜”】
斯洛特新闻发布会的核心内容,集中在利物浦运动战进球乏力的问题,以及他对球队战术 “过于可预测” 的担忧。
此前对阵水晶宫时,利物浦尝试了怪异的 4-2-2-2 阵型;本场对阵切尔西,球队回归 4-3-3 阵型,半场时又换上维尔茨,改打他如今常用的 4-2-3-1 阵型。
多米尼克・索博斯洛伊被调至右后卫位置;下半场开场不久,科纳泰被换下,中场球员赫拉芬贝赫补充至防线。
种种调整透露出的,是教练过度纠结战术细节。如今他执教利物浦首次遭遇三连败,下周的休整期对他而言显然无法轻松度过。
【利物浦左路已成 “心腹之患”】
斯洛特已明确表态:米洛什·凯尔凯兹是球队左后卫位置的首选,即便这位身价 4000 万英镑的新援在利物浦的起步阶段表现缓慢,他仍会继续信任凯尔凯兹。
凯尔凯兹早期在无球状态下 “过于激进” 的跑位值得批评,但他面临的问题并非全是自身原因所致。
作为一名典型的进攻型边后卫,这位匈牙利球员被安排在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角色中:有时他几乎要承担 “第三中卫” 的职责,更多参与防线深处的组织,还要将球权过渡给赫拉芬贝赫。
而这些能力,更符合他如今的替补 —— 罗伯逊的技术特点。
同样令人担忧的是,即便凯尔凯兹能够前插,他与左侧队友加克波之间也未能建立有效的配合默契。
上半场,凯尔凯兹曾从后场前插与加克波完成一次配合,但他的传中未能找到穆罕默德・萨拉赫 —— 考虑到这是他罕见插入对方禁区的机会,状态生疏或许是失误的原因之一。
【所有人都需适应马马尔达什维利】
斯洛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无论他(马马尔达什维利)还是阿利松守门,我们的战术都无需调整。”
这番话是在马马尔达什维利迎来英超首秀前说的 —— 他的登场是因利物浦一号门将阿利松再度受伤(这一情况已不算意外),但事实显然并非斯洛特所言那般简单。
首先,这位格鲁吉亚门将是天生的左脚将,这在比赛初期就引发了一些衔接问题;更关键的是,他在控球时的稳定性远不及阿利松。
比赛中的一个细节足以体现:在莫伊塞斯・凯塞多打入首球的进攻回合中,马马尔达什维利在接范戴克传球后仓促丢球,被迫送给对手一个边线球 —— 当时范戴克将球传至他并不擅长的右脚,马马尔达什维利的局促显而易见。
尽管马马尔达什维利是一名顶级门将(比赛末段他贡献了两次关键扑救),但早在今夏以 2900 万英镑加盟时,外界就清楚:他并非利物浦习惯的 “现代化全能门将” 类型。
而随着阿利松逐渐移交主力门将位置成为必然,无论是球员还是教练组,所有人都需要适应马马尔达什维利的风格。
【维尔茨坐替补席…… 登场后终显价值】
赛前最大的争议点,在于身价 1.16 亿英镑的维尔茨未能进入首发阵容。此前外界呼吁利物浦尽快 “回归本源”战术,这一安排似乎从侧面印证了斯洛特对该建议的认可。
本场利物浦首发中场组合为赫拉芬贝赫、索博斯洛伊与亚历克西斯·麦卡利斯特,显然是为了应对与切尔西的中场身体对抗 —— 但这一部署在半场就被推翻。
由于康纳・布拉德利吃到黄牌,斯洛特换上 7 号维尔茨,并将索博斯洛伊调回右后卫位置。
登场仅 20 秒,维尔茨就为萨拉赫创造了一次绝佳机会,可惜后者的射门擦柱偏出;有他在中场梳理,利物浦的进攻明显更具条理与威胁 —— 直到斯洛特再次调整他身边的队友。
显然,维尔茨的技术特点尚未被多数队友熟悉,但对于这位身价过亿的球员,斯洛特仍有坚持使用的理由。
预计国际比赛日后,这种坚持还会继续:面对曼联混乱的防线,一名专职的进攻型中场或许能发挥关键作用。
【利物浦前路在何方?】
直白地说,这支英超卫冕冠军如今问题不断。
今夏球队的人员变动显然过多,目前队内仅有少数球员能达到预期竞技水平。
萨拉赫、凯尔凯兹、科纳泰、麦卡利斯特、加克波,乃至维尔茨(尽管有零星亮点),这些常规首发球员的表现都远未达预期。
再加上英超联赛最佳门将阿利松受伤,以及斯洛特彻底抛弃了当初助利物浦夺冠的战术体系,目前很难看到球队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当然,也需要客观看待现状:利物浦已经打完了客场对阵斯坦福桥(切尔西)、塞尔赫斯特公园(水晶宫)与圣詹姆斯公园(纽卡斯尔联)的硬仗。
但现阶段,球队确实没有任何值得乐观的理由。难道 “回归本源”的战术真的是过分要求吗?
本文系桥看世界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