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学员写的第158篇文章)
大家好,我是sherry。
前天我跟老师连麦,我提出的问题是孩子学数学的时候,特别为难,不会的题就号啕大哭,这让我不知所措。
我原以为这是我的孩子负能量太重,我的孩子面对困难容易逃避,情绪化。
第一坑:没有帮助孩子养成解决问题思维
老师点拨我,原来我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从来没有引导孩子去形成解决问题的正向思维。
而是把困难推给孩子,要求孩子独自心智成长起来。
当孩子面对困难逃避的时候,我不自觉地也被带入到负面情绪当中,嫌弃孩子,而不能自拔,总觉得这孩子简直太折磨人了。
孩子的负面情绪越大,我就越想要生气,甚至马上对她失去了耐心。
孩子就是一面镜子,让我照见了身为母亲,我自己也像个小孩,遇到困难没有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问题。
我没有修好慈悲心和同理心,更没有训练好正向思维习惯,那么我的孩子一遇到问题肯定跟我一模一样被负面情绪裹挟而不知所措。
二、践行训练,才能把知道变成做到
以前,当看到孩子情绪一点就炸的时候,我就经常想:
我都学了这么久了,也做了很多改变了,为什么孩子遇到问题还是这么急躁?
通过老师的指导,我发现:
我这个人啊,带着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贪心在学习,说实话我真的就没有沉下心来用心地去陪伴孩子,也根本就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点点滴滴去践行。所以最终结果才知道做不到,因为我没有反复训练践行啊,我都没有下功夫,从哪里谈改变?
就好比很多人觉得买了一大堆书放在书架上,但是他压根都没有用心阅读,消化吸收。
就像我买了书放在那里,就等于我学到了东西一样可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重要的是要去落地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再不断总结反思,才算真正的学习,这样才会进步和成长。
所以,带着傲慢心和急功近利的心在学习,学了一堆道理,却还是按照错误的方式跟孩子在互动,又怎么可能帮到孩子呢?
三、让孩子看到妈妈陪着她解决问题,鼓励她
经过老师的点拨后,我带着这样的觉察,昨天下午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调整了自己的状态。
一直给孩子鼓励,她最不喜欢做口算训练,我就买了一本口算陪着她一起做。
当她做数学练习有几道题不会的时候,我帮给她搜索了解答过程,她一开始觉得累了不想听,看她一副没能量的状态,我当时虽然心里着急,但及时调整了自己的说话方式。
我说:
加油,再坚持一会写完就可以跟好朋友去玩了。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严厉地责备她。
听完讲解她说:
发现原来也没有那么难,居然听懂了。
整个过程女儿没有不耐烦也没有对抗,最后把所有不会的题都解决了,还有一道特别难,我让她今天再认真听老师讲解。
写完之后我说:
这周你又进步了。
她开心地哼起了小曲,说:
终于做完了,感觉一下子轻松了。
虽然整个过程我可能还有几分隐忍的成分,但只要我每次按照老师的指导去按照8心辅导孩子,慢慢的一定能成为自己的本能习惯,真的立竿见影拿到好结果了。
现在我才明白,这么多年我的教育方式都是错的。
四、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她才会内心安定
师父还有一句话让我悟到了:关系的重要性。
假如孩子觉得妈妈是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及时帮助我一起解决问题的人,她会觉得很安心,也会更愿意听取妈妈的建议。
但是如果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跟她一样,发脾气指责她,那孩子只会离我越来越远。
所以妈妈应该给到孩子安全感,孩子遇到困难才不会手足无措。
就像我和师父连麦之前,我带着怀疑的态度,涔汐老师真的能帮助我解决问题吗?她真的能感同身受吗?她专业不专业啊?
到连麦之后她给了我方案,然后我按照老师给的方法去落地实践,并且拿到可喜的效果。
这份怀疑就烟消云散了,我真心觉得师父的经验丰富,能够帮助到我。
所以我跟孩子现在的状态是处于前者,是因为之前她遇到问题我都没有给她有效的互动,没有让她感受到妈妈是可以陪着她一起跨越障碍的人。
感恩师父的引领,就像灯塔,给我指引了方向,几句话点醒了我,让我看到了教育孩子跳的坑。
作者简介:张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头发虽长见识不短,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职场的认知大坑,欢迎关注@我是涔汐,一个让你增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