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司法护航“无声”世界 执行打破欠薪“静音”

近日,舒兰法院执行局在办理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时,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针对案件中的具有听力障碍的申请执行人,通过纸笔沟通,

近日,舒兰法院执行局在办理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时,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针对案件中的具有听力障碍的申请执行人,通过纸笔沟通,传递指尖温度,让司法为民听得见。

申请人刘某年逾六十,系听力障碍人士。自2023年起为王某的施工队工作,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到结账日时王某却左拖右拖拒不支付刘某的3万元劳动报酬,刘某无奈诉至舒兰市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王某支付刘某3万元劳动报酬。判决生效后,王某仍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刘某无奈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通过全面查控、实地调查、社区走访等方式,均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及王某的行踪,案件执行陷入僵局。为了顺利执行完毕,执行法官果断启动联动机制,通过公安大数据锁定王某位置,找到王某后将其拘传回院里,经询问得知王某是因为总包的施工队未对其进行资金结付导致其资金没有回笼,无法支付刘某的劳务报酬,执行法官耐心释法明理,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经过执行法官的不懈努力,王某当场履行1万元,并承诺剩余部分在三个月内一次性汇入法院执行账户。

案件执行有了进展,执行法官立刻将执行结果反馈给申请执行人刘某,但多次联系其电话均未接通,执行法官通过户籍地信息找到正在工地工作的刘某,申请执行人刘某说自己是听障人士,语言交流是最大障碍,但他可以通过写字交流,执行法官取出随身携带的纸笔以“纸上沟通”的方式向刘某说明执行情况,表示三日内会将1万元执行款汇入其账户,后续执行款王某承诺在三个月内偿还完毕,看着执行法官写下的执行结果,刘某激动的写到:“真的太感谢了,这是大喜事,这笔钱对我来说真的是血汗钱。我听不见声音,您这打电话我干活没注意到震动,我还担心因为听不见无法沟通,会影响案子,钱要不回来,真的没想到不用自己忙活,您就帮助解决了困难。”

舒兰法院始终秉持“司法为民”宗旨,让每一份民生期待都能得到及时回应,让司法为民的初心在更多“解民忧”的实践中落地生根,司法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温度,残障人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普通人相比,他们通过诉讼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更加迫切也更加的艰难,让执行慢下来,多一些耐心与特殊的当事人沟通,努力让残障人士群体及时“听”到法治之声、看到法治之光、感受到法治之力、感知司法的温度。

司法护航“无声”世界 执行打破欠薪“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