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上海方言·侬吃过三年萝卜干饭伐?

笔者记忆中的吃萝卜干饭,是苦日子。但想到上海郊区(以熟悉的南汇方言为例),老一辈人日常聊天中高频出现的一句闲话:“个宁吃

笔者记忆中的吃萝卜干饭,是苦日子。但想到上海郊区(以熟悉的南汇方言为例),老一辈人日常聊天中高频出现的一句闲话:“个宁吃过三年萝卜干饭额”。想必,旧时很多人的记忆中都有过一段吃萝卜干饭的日脚。

萝卜干饭,字面意思即指老早屋里经济条件不好,只能吃自家腌制的萝卜干和米饭。这样的一种饮食习惯,延伸到方言中的表达,也往往跟“苦”字相关,大多形容某一份工作是一碗苦恼饭。

旧时,技术工是“吃香”的职业,但并不好学。一个人,拜师学艺,从学徒工到出师,这段学手艺的过程叫吃萝卜干饭。这段过程相当艰苦,出师一般最起码三年左右的辰光。

比如说,油漆工这个职业,一般学徒吃萝卜干饭,就是从最吃力的活做起。起初三年,主要是帮师傅打下手。如背工具、磨沙皮、刮腻子、铲墙、搬油漆货物等。三年后,学徒才有资格去刷油漆、刷涂料等。至于能否成为大师傅,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以及看个人悟性。

南汇闲话中,比如装修时上漆,老东家往往希望老师傅来涂漆,因为老师傅吃过“三年萝卜干饭”。日常聊天语境中,如果A夸B手艺好,A往往会说对方“吃过萝卜干饭”。

时至今日,“吃萝卜干饭”这类方言,仍旧在老一辈人聊天时使用。方言如同一段鲜活的历史故事,带有浓厚的地域性,是旧时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习性的缩影。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普遍改善,腌制食品鲜少食,像“吃三年萝卜干饭”此类方言,已渐渐淡出日常口语表达。

补充:

图中这张是2000年前后,笔者认识的一位叔父辈油漆师傅一天的工钿。当时他刚从学徒工转正,据说这工钿在当时是偏高的。那时候一个小师傅一天工钿大概40。

这张纸类似于现在的工资条。一般老师傅会记录出勤和预支等情况,待完成一户人家的装修后,师傅会给徒弟们结算工佃,顺带把“工资条”一并发给徒弟们。

/原创 勿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