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上海方言:闲话今昔“搭子”词义流变

上海方言中“搭子”一词,曾在人们日常口语中使用频次较高。然而,这个词的词义,笔者认为其今昔变化较大。现在,人们流行说“搭

上海方言中“搭子”一词,曾在人们日常口语中使用频次较高。然而,这个词的词义,笔者认为其今昔变化较大。

现在,人们流行说“搭子”文化,即在社交活动中,往往会寻觅舞搭子、学习搭子、阅读搭子、饭搭子、咖啡搭子、骑行搭子、摸鱼搭子等。

今天,年轻人所谓的搭子,多指两人或多人(不限性别)因某一方面志趣相投,如跳舞、学习、阅读、美食、咖啡、骑行等,而有所关联,结为伙伴,这些“搭子”多为褒义的说法。而像寻找摸鱼搭子、游戏搭子、抽象搭子这种,则往往映照出当代打工人、学生党等一类人群的精神状态。(我愿称之为平静地疯感?!)这类搭子往往能缓解同伴内耗情绪,算不得完全负面的关系。

其实,“搭子”一词并非到如今才流行开来。早在八九十年代的上海(或许更早),人们日常口语中已使用“搭子”一词。

这个词,在当年,偏于贬义,多指男女间非正当的关系。且这个词常常是从他人(C)口中道出,带有揣测某两人(A与B)之间关系的意思。这在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诸如王安忆《长恨歌》、金宇澄《繁花》中可找到相关佐证。

另外,当时的人们日常还会说“舞搭子”、“牌搭子”。印象中,那时众人口中的“搭子”一词,常弥漫着八卦、流言的意味。

后来,“搭子”的词义,除了狭隘的、大众熟知且默认的特定含义,逐渐趋于同伴、伙伴这种意思。

比如,2006年前后(笔者的高中学习生涯),有时候我们同学间开玩笑时,会将朋友戏称为“搭子”。当时,大家之所以结成伙伴(搭子),常因囿于某一无聊、狭小的空间中,虽忙于学业;同时又希望与同龄人结伴。这类“搭子”,感情相对纯粹,但是否深挚,只有当事人清楚。

到如今,“搭子”成为一个网络热词,其常指因某一志趣而结成朋友,而不再带有明显地贬义色彩。余以为,“搭子”这个词,在岁月流转中,随着人们社交活动和范围的变化,该词情感色彩趋于中性、内涵也不再单一化。

当现代人开始重新定义“搭子”,或者将寻找某一特定“搭子”视为一种文化现象时,或许人们都有意无意间默认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即自主选择建立某种多元关系网。

/原创 勿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