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西汉的建立1.楚汉之争(1)双方:项羽和刘邦。(2)目的:争夺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1.楚汉之争

(1)双方:项羽和刘邦。

(2)目的:争夺国家统治权。

(3)性质: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

(4)楚汉之争刘邦为什么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2.西汉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人物:刘邦。

都城:长安。

谥号:汉高祖。

史称:西汉。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1)西汉建立之初的状况?

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2)出现这种状况原因?

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3)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4)面对这种状况,汉高祖采取的措施?

①主张清静无为,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②士兵解甲归田,释奴为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③鼓励人民众致力农业生产,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

④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5)影响: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营造了和平的环境,西汉经济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下来。

(6)汉高祖为什么要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②汉初统治者只有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③刘邦本人亲自参加了秦末农民战争,目睹了秦亡的过程,吸取秦亡的教训。

三、文景之治

1.人物:汉文帝、汉景帝。

2.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①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与民休息,进一步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

②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3.经济发展状况

(1)纺织技术水平高超,丝织品种类繁多;漆器造型美观。

(2)一些商人依靠经营煮盐、冶铁等,成为富商大贾。

(3)长安城初具规模,布局规整,热闹繁华。

(4)汉景帝时,西汉与匈奴开通边境贸易,各族来往更加频繁。

4.结果: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5.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汉书·景帝纪》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一说:文景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出现这样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局面:文景之治。

原因: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①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与民休息,进一步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②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四、拓展延伸

1.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

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①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为当时社会之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

②大量土地荒芜,人民处于饥荒,国库亏空。为保障人民基本生存,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2.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能与民休息,安居乐业,提高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粮价大大降低,农民能够稳定地提供赋税徭役,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朝统治进一步巩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