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印度刚宣布庆祝10天,巴铁就送上大礼,将一名印俘虏送回家

印度搞10天爱国胜利宣讲,巴铁也要凑热闹?摩托车队轰鸣着驶过街道,人群挥舞着旗帜高喊口号,仿佛整个国家都沉浸在一场盛大的

印度搞10天爱国胜利宣讲,巴铁也要凑热闹?

摩托车队轰鸣着驶过街道,人群挥舞着旗帜高喊口号,仿佛整个国家都沉浸在一场盛大的庆功宴里,可就在这时,巴基斯坦那边传来消息,直接移交了一名在冲突中被俘的印度士兵。

同时莫迪本人更是亲自下场站台,跑到边境附近的亚当布尔空军基地,在一群士兵的簇拥下发表演讲,特意选在 S-400 防空系统旁边站着,就是要告诉大家,巴基斯坦说摧毁了咱们这个系统,那都是瞎掰。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印巴刚停火时,莫迪就有在12号进行过停火后首次公开讲话,当时他的发言更离谱,直言称巴基斯坦无人机和导弹在印度面前如稻草般落下,印度让巴基斯坦陷入深深的绝望。

从公布的画面看,这士兵看着状态一般,神情有些萎靡,之所以这么做,巴铁背后有两层考虑,一方面,他们想通过释放俘虏,展示自己在战场上的优势,你看,我能俘虏你的人,还能好好地送回去,说明我有这个能力,没让你占到便宜。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也有自己的难处,和印度比起来,巴基斯坦的经济规模小,军事力量也相对薄弱,如果真的和印度打长期战争,他们根本耗不起。

19年的时候,巴基斯坦就干过类似的事,当时释放了印度的飞行员,很快就缓和了紧张的局势,这次估计也是想通过释放善意,让双方的关系别再恶化,给自己争取点喘息的机会。

不过,两边在这件事上的态度还是有分歧的,印度一口咬定是巴基斯坦支持了袭击事件,可巴基斯坦却不承认,还呼吁进行独立调查,这就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一边是释放俘虏的善意举动,一边是坚持己见的指责。

反对声与现实冲击

印度国内的反对声,就像庆典上突然响起的不和谐音符越来越清晰,反对党国大党最近跟开了挂似的,逮着机会就怼莫迪政府。

老百姓也不傻,社交媒体上早就炸锅了,有人翻出巴基斯坦公布的战场画面,问印度那些被摧毁的武器怎么解释,而让我们来看,这边士兵被俘送回来,那边还在喊胜利,这胜利到底是赢在新闻稿里,还是赢在老百姓的幻觉里?

其实印度这些年搞民族主义动员,靠对外强硬凝聚人心,早就在国内埋下了隐患,经济这两年不景气,年轻人失业率高,老百姓本来就有怨气,这时候政府还把精力放在搞庆典上,不解决实际问题,反对声能小吗?

更麻烦的是印度在外交上的硬气有点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意思,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这招,看着是强硬,可巴基斯坦马上放话,敢断水就视为战争行为,两边在水的问题上一直掐架,这条约可是关乎两国无数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印度这么一搞,边境的老百姓跟着提心吊胆,担心冲突升级,莫迪政府可能觉得,国内庆典搞得热闹,国际上展示强硬,就能把国内的矛盾盖过去,可现实是,反对声越来越大,人们对所谓的胜利越来越怀疑。

靠喊口号堆起来的胜利城堡,经不起现实的轻轻一推,印度以为自己搞庆典能赢得国际尊重,可在我们眼里,这情况真的不太讨喜,毕竟真正的情况是印巴两国都没有占到绝对性优势。

结尾

印度的10天胜利庆典,热闹是真热闹,可热闹背后全是现实的一地鸡毛,巴基斯坦的俘虏移交,像一盆冷水泼在狂欢的人群里,让大家看到所谓的胜利不过是层包装纸,一戳就破。

国内反对声此起彼伏,经济还因为冲突伤了元气,这一切都在告诉印度,靠搞庆典撑起来的面子,终究抵不过现实的重量。

印巴这对老邻居,打打停停几十年,说到底还是没明白一个道理,斗气解决不了问题,务实才能换来安宁,当庆典的灯光熄灭,剩下的是两国老百姓对和平的渴望,还有国际社会对南亚稳定的担忧。

参考信源

环球时报2025-05-15 00:10北京——巴基斯坦移交一名被俘印度士兵

深圳新闻网2025-05-15 10:43——活久见 印度宣布:全国庆祝10天 莫迪:我们大胜巴基斯坦!

观察者网2025-05-14 16:24——印度还庆祝上了,全国大贺10天!

环球时报2025-05-14 21:34北京——印度大搞10天爱国胜利宣讲,莫迪亲自到访空军基地

澎湃新闻2025-05-13 15:47——印巴停火后,莫迪首次公开讲话:巴基斯坦陷入彻底绝望

大象新闻2025-05-15 07:36——巴基斯坦这个举动,印度更是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