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逸枫
今年国庆假期楼市总体表现为冷热不均、城市分化,点状火爆,区域降温的局面。其中北上深等少数城市火热点,广杭成等大多数城市降温。毫无疑问,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态势,防止再下跌风险是首要任务,政策需强刺激。
得益于节前松绑限购、公积金贷款、税收的利好政策刺激,北京、上海、深圳等核心城市新房网签量均出现明显增长。大多城市从实际认购量、成交量、看房量、来电量数据显示,受假期出行潮、网签暂停的影响,楼市降温非常明显。
中指数据显示,10月1日-8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0.61万平,同比增长52%。二手房日均成交19套,同比增长73%。9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46万平,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22%。二手房成交1.6万套,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19%。
中原数据显示,假期期间上海楼市成交表现稳定,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73万平方米。中指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期间(10月1日-8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0.62万平米,较去年国庆假期仅小幅增长3%。
中指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期间(10月1日-8日),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0.23万平米,较去年国庆假期增长22%。毫无疑问,预计10月交易活跃度将继续上升,短期内难改市场‘以价换量’态势,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
广杭成楼市降温明显,10月1日-8日,广州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面积0.81万平,同比下降4%。杭州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0.18万,高基数导致同比降幅明显。成都新建商品房日均成交0.29万平,同比下降5%。预计节后网签成交量上升。
58安居数据显示,国庆期间60城新房线上找房热度日均值69.8,同比下降44.1%,热度呈现连续3年逐年下降趋势。一线城市新房线上找房热度为上海99.0、深圳91.5、广州70.9、北京46.7,与2023、2024年相比,热度降幅明显。
克尔瑞数据显示,十一中秋双节假期(2025年10月1日-10月8日,下同)22个重点城市认购面积为160.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8%,同比下降33%。22城整体跌多涨少,短期内出台新政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庆楼市符合市场预期。
CRIC监测数据显示,22个城市国庆假期认购面积同环比下降超3成。其中成都、杭州等城市市场热度依然延续,广州、武汉、郑州等维持弱修复行情。二手房成交同比“腰斩”,跌幅大于新房,新成领先二手房市场。
CRIC监测数据显示,十一假期成交备案数据来看,45个重点监测城市累计成交65.49万平方米,环比降81%,同比下降20%,与今年五一假期相比下降16%。其中一线韧性较强,同比持增53%,与今年五一假期相比仅微降6%。
按照城市能级来看,一线城市中上海、北京和深圳商品住宅成交备案面积同比均为正。此外,上海新房备案面积与五一假期期间相比也上涨了三成。在新政利好支撑下,止跌企稳态势初显。其中广州、杭州、成都等相对低迷。
8城假期期间二手房成交5029套,环比下降43%,同比下降55%。十一期间各城市二手房行情整体跌多涨少,北广深、合肥、杭州等城市二手房市场相对低迷,其中北京同比领跌,跌幅高达76%。因此,预计10月整体成交延续低位徘徊。
今年国庆假期楼市与往年最大的不同点,是今年国庆中秋一起放,时间长达8天,较往年7天假期时长不同。其次是与往年的国庆假期一样,网签基本暂停,假期的网签数据,无法完全反映真实成交、市场热度。最后是出游大于买房。
后续房地产市场走势,将会延续银十的以价换量态势。总体看,相比7月-8月,政策松绑后,9月市场企稳升温,预计10月市场依然会维持相对热度。与2024年新政后爆发状态,肯定是不会出现,预计10月热点城市成交量成交总体维持高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