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合肥“大小一六八”化学江湖胜利会师,时隔六年再聚省队巅峰

这一刻,安徽化学竞赛的江湖再起风云。今天上午11点多钟,安徽省化学学会竞赛委员会正式发布2025年第3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

这一刻,安徽化学竞赛的江湖再起风云。今天上午11点多钟,安徽省化学学会竞赛委员会正式发布2025年第3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安徽省代表队队员名单,一支由25名化学精英组成的梦之队震撼亮相。

细观这份名单,仿佛打开了一幅安徽高中化学教育的实力地图。25位学子,来自全省6个地市的10所高中,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无数个日夜的坚持与拼搏。

合肥军团8人领跑:合肥一中5人(程知非、程梓豪、罗英汉、马一铭、张可为)展现强大整体实力;合肥六中1人(吕邵晗)孤军突显锋芒;合肥八中1人(张睿涵,女)巾帼不让须眉;合肥一六八中1人(李子墨)强势入围。

地市强校各展风采:安师大附中5人与合肥一中并列榜首;宣城中学4人、池州一中3人形成第二梯队;淮北一中、寿县一中各1人跻身行列。

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合肥“大小一六八”(合肥一中、六中、八中、一六八中)四所名校在化学省队胜利会师,各校均有学子入选。这一盛况,来之不易。

回溯历史长河,上一次如此齐聚还要追溯到2019年第33届化学竞赛,当时合肥一中王世豪、合肥六中赵博源、合肥八中宋翔宇、合肥一六八中路堃等选手共同入选安徽省队。然而随后的2020年至2024年五年间,合肥“大小一六八”四校总有缺席,一直未能实现省队大团圆。

六年等待,今朝梦圆。这不仅是四所名校的荣誉回归,更是合肥基础教育整体实力的一次集中彰显。

化学竞赛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孤军奋战。它需要学校的资源支持、老师的悉心指导、个人的天赋与努力,以及同伴的相互激励。合肥“大小一六八”的集体回归,印证了合肥教育生态的良性竞争与共同进步。

这不禁让人思考:当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同时成为最亲密的战友,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応?今年10月底,这些学子将在家乡合肥出战全国化学竞赛决赛,面对来自全国的顶尖高手。

决赛舞台,强者如林。金牌、银牌、铜牌的争夺战即将上演。更令人心动的是,金牌前50名将入选国家集训队,获得保送清华北大的直达票;银牌及以上学子将取得强基计划破格入围资格。而对于那些志在四方的顶尖学子,还有机会代表国家出战2027年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六年前,合肥一中的王世豪等人在全国赛场上为安徽争光;六年后,新一代化学精英在家门口迎战全国高手,这份传承与期待,让今年的决赛格外引人注目。

合肥“大小一六八”的胜利会师,不只是四所学校的喜讯,更是整个安徽化学竞赛领域的盛事。它预示着安徽学子在全国乃至国际化学奥林匹克舞台上的竞争力正在全面提升。

化学反应的奇妙之处在于,当合适的元素在合适的条件下相遇,就会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如今,合肥“大小一六八”这四支“化学元素”再次齐聚省队,他们将在十月的决赛中产生怎样的精彩反应?我们拭目以待。

祝贺这些化学精英,祝贺合肥“大小一六八”,更祝贺安徽化学竞赛迎来新的黄金时代!期待这些学子在接下来的全国决赛中,以分子般的精密思维、元素般的丰富创意,在全国赛场上展现安徽学子的非凡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