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和薛宝钗,到底谁更漂亮?
说起这个问题,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没有权威。若是想分出两人谁更美,大观园里的第一美人应该最有发言权。
大观园里谁最美。很多人以为不是林黛玉就是薛宝钗。事实上并非如此,大观园里第一美人是薛宝琴。
为何说薛宝琴是第一美人。
贾母刚见面就逼王夫人将她认作干女儿,亲自带到身边陪伴。
贾宝玉对其给出惊人评价:
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
宝玉惊叹后,众人不解。
袭人笑道:“他们说薛大姑娘的妹妹更好,三姑娘看着怎么样?”探春道:“果然的话。据我看,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
不仅众人对薛宝琴的美感到惊艳,贾母也是如此。
《红楼梦》第五十回,雪后大观园里,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
众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贾母喜的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象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
从三个细节可知,薛宝钗不如薛宝琴。林黛玉和薛宝钗齐名,自然也不会胜过薛宝琴。
那么,薛宝琴对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是怎么看待的呢?
答案藏在后来宝琴送黛玉的礼物里——她送给黛玉一盆水仙花。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原文写道:
其中又见林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便更与黛玉亲敬异常。
薛宝琴不仅表现与林黛玉亲近,私下里也是如此。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一个细节透露出,薛宝琴给林黛玉送来一盆水仙。原文如下:
(宝玉)因见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点着宣石,便极口赞:“好花!这屋子越发暖,这花香的越清香。昨日未见。”黛玉因说道:“这是你家的大总管赖大婶子送薛二姑娘的,两盆腊梅、两盆水仙。他送了我一盆水仙,他送了蕉丫头一盆腊梅。我原不要的,又恐辜负了他的心。你若要,我转送你如何?”
送花可不是随便送的。每个人喜欢什么花、收到什么花,都和自己的性格命运息息相关。
水仙花是什么样的花?它在寒冬开放,清香高雅,被称为“凌波仙子”。这种花洁白无瑕,不染尘俗,正配得上黛玉“孤标傲世”的气质。
宝琴送水仙给黛玉,说明林黛玉不仅有外在之美,更有气质品格之美。
薛宝琴用行动给出答案:林黛玉比薛宝钗更漂亮——真正的美,不只是皮相之美。
她走南闯北,见过的美女肯定不少。能让她一眼就觉得黛玉出类拔萃,并且主动亲近,送上一盆水仙,充分表明在她的心里,林黛玉的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是气质、才华、品格的综合体现。
薛宝琴的选择,对我们现代人也有很大启发。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我们太容易陷入“颜值即脸面”的第一印象。但薛宝琴用她的选择告诉我们:真正持久的美,来自内在的修养和气质。
林黛玉的美,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是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美。这种美不会随时间流逝而褪色,反而越沉淀越有味道。
在这个追逐“刷脸”的时代,我们更该有薛宝琴一样的洞察——美从来不止于视觉的愉悦,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它藏于谈吐间的修养,流于举止间的从容,镌刻于面对世界时独特的姿态。唯有当内在的丰盈照亮外在的容颜,美才能挣脱时光的枷锁,成为永恒。
所以,再有人问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更美的疑问,你可以这样回答:林黛玉最美,美在骨子里,美在气质上,美在那份跨越时代的“出类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