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闺女每个月转母亲4千5生活费,母亲哭诉从未收到,银行查账懵了

“妈,这半年我每个月都准时给您转了四千五百块!”李晓雯拍着桌子,声音里带着哭腔,情绪激动得几乎要崩溃。“你别哄我了!我银

“妈,这半年我每个月都准时给您转了四千五百块!”李晓雯拍着桌子,声音里带着哭腔,情绪激动得几乎要崩溃。

“你别哄我了!我银行卡里一分钱都没见到!”陈桂兰泪流满面,摘下老花镜,声音颤抖,“自从你爸走了,你就这么对我吗?”

“我没骗您啊!”李晓雯急忙掏出手机,翻出转账记录,“您看,每个月都有转账成功的截图!”

“那这些钱到底去哪儿了?咱们现在就去银行查个水落石出!”陈桂兰抹了把眼泪,语气坚定。

1

李晓雯站在高楼的落地窗前,目光投向远方隐约可见的山峦,那是她家乡的方向。

电脑屏幕上还停留在刚完成的转账页面,显示“已向陈桂兰成功转账4500元”。

这是她连续第二十四个月按时给母亲转生活费,从未间断。

自从父亲去世后,她就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

父亲临终前紧紧握着她的手,气息微弱地说:“晓雯,你要好好照顾你妈,她这辈子太不容易了。”

李晓雯擦掉眼角的泪水,低声回应:“爸,您放心,我一定让妈妈过上好日子。”

她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做项目经理,工作忙得连轴转,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尽管工作压力大,但一想到能让母亲生活无忧,她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父亲去世后,她曾想接母亲到城里一起生活,方便照顾。

但陈桂兰执意留在县城的老房子里,说舍不得老街坊,也放不下熟悉的生活环境。

李晓雯尊重母亲的选择,只能通过每月固定转账来表达自己的孝心。

四千五百元在小县城足够让母亲过上体面的生活,这是她反复计算后确定的金额。

两年来,她无论刮风下雨,每月十五号都准时转账,从未懈怠。

手机里保存着二十多张转账成功的截图,每一张都是她尽孝的证明。

工作太忙,她已经快半年没回老家看望母亲了。

每周视频通话时,她总觉得母亲气色不好,脸上的憔悴比以前更明显。

“可能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了吧,”她安慰自己,“下个月得请长假,回去好好陪陪妈妈。”

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起,打断了她对家乡的思念。

又一个紧急项目需要处理,她叹了口气,只好暂时把对母亲的牵挂压在心底。

2

陈桂兰站在社区小超市门口,翻着口袋里的零钱,犹豫不决。

“还是买便宜的吧,贵的不划算,”她小声嘀咕,把手里的鸡蛋放回货架,换了更便宜的打折品。

“老陈,又来挑打折货啊?”超市老板娘张翠萍笑着打招呼,语气里透着熟络。

“是啊,一个人吃,够新鲜就行,不用太讲究。”陈桂兰挤出笑容,掩饰内心的窘迫。

她没说的是,退休金刚够交物业费和日常开销,日子过得紧巴巴。

买药成了最大的负担,尤其是降压药和治疗关节炎的药,价格让她望而却步。

“你女儿不是在大城市混得挺好吗?听说工作很体面。”张翠萍一边找零一边随口问道。

陈桂兰点点头,敷衍道:“晓雯忙,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她不想多说,怕别人觉得女儿不孝顺,更不想让人觉得自己可怜。

离开超市,她慢慢往家走,路过诊所时停下脚步,犹豫了片刻。

膝盖最近疼得厉害,但检查和买药至少得花五百块,实在是负担不起。

“再忍几天吧,”她摇摇头,继续往前走,“月底还得交水电费,不能乱花钱。”

小区里,几个老姐妹在树荫下聊天,气氛热闹。

“老陈,过来一起聊聊啊!”王秀英热情地挥手招呼。

陈桂兰摆摆手,推辞道:“不了,我买了菜,得回去做饭。”

其实,她是不想听她们聊谁家儿女多孝顺,谁家老人生活多滋润。

上个月王秀英过生日,儿子送了台新款电视,羡煞旁人。

张玉珍的女儿每月给五千块零花钱,老人家三天两头去美容院做头发。

而她,只能精打细算,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回到家,她打开冰箱,里面空荡荡的,只有几颗鸡蛋和半袋面条。

她从床底下掏出一个旧铁盒,里面是攒下的应急钱。

数了数,只剩不到三百块,她叹了口气,心头沉重。

“再熬半个月,等退休金发了就好了,”她自言自语,“不能总麻烦晓雯,孩子自己的日子也不轻松。”

陈桂兰从不向女儿抱怨,每次通话都说自己过得挺好。

她不知道的是,邻居赵阿姨已在小区群里多次暗示她女儿不孝顺。

“听说老陈家闺女在大城市买了房子,可她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

“前天我还见她在药店门口站半天,最后空着手走了。”

“这年头,有些儿女只顾自己享福,把老人扔在老家不管不问。”

这些流言在小区里传得沸沸扬扬,却从未传入陈桂兰的耳朵。

3

李晓雯好不容易请到一周假期,拖着行李箱回到了老家。

出租车停在老小区门口,熟悉的景象让她心里暖洋洋的。

“妈!我回来了!”她敲开家门,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门开了,陈桂兰愣在原地,眼眶湿润:“晓雯?你咋没提前说一声就回来了?”

“想给您个惊喜嘛!”李晓雯抱住母亲,却发现母亲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母亲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毛衣,这让李晓雯心里一紧。

“妈,您怎么还穿这么旧的衣服?我去年买的那件新毛衣呢?”

陈桂兰笑着解释:“那件太好了,我舍不得穿,留着过年再穿。”

李晓雯放下行李,环顾四周,家里的摆设跟两年前几乎一模一样。

“我给您带了礼物,还有您爱吃的零食。”她一边说,一边打开行李箱。

陈桂兰看着女儿拿出一堆包装精美的礼物,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妈,您先看看这些,我去厨房瞧瞧,准备做顿饭。”

李晓雯走进厨房,打开冰箱的那一刻,整个人愣住了。

冰箱里几乎空无一物,只有几颗鸡蛋和几根蔫了的青菜。

橱柜里也少得可怜,只有半袋米和几瓶基本调料。

“妈,家里怎么啥吃的都没有?”李晓雯皱着眉从厨房走出来。

陈桂兰有些尴尬:“我一个人吃不了多少,懒得买太多。”

李晓雯没多想,决定先带母亲去超市买点东西。

在超市里,她注意到母亲对价格敏感得过分,总是挑最便宜的商品。

“妈,别买这些便宜的,咱们买好点的。”李晓雯把母亲手里的廉价食用油换成高品质的品牌。

“太贵了,没必要花这个钱。”陈桂兰小声反对,语气里带着不安。

李晓雯觉得不对劲:“妈,我每个月给您的生活费够买这些了,您不用这么省。”

陈桂兰脸色一僵,愣住了:“什么生活费?”

“就是我每月十五号给您转的四千五百块啊!”李晓雯以为母亲在开玩笑。

陈桂兰摇摇头,声音激动起来:“你从来没给我转过钱!”

李晓雯笑了,以为母亲逗她:“妈,您别闹了,我每个月都按时转的。”

“我说没收到就是没收到!”陈桂兰的嗓门大了,引来周围顾客的侧目。

李晓雯连忙拿出手机,调出转账记录:“您看,这是银行的转账记录,每个月都有。”

陈桂兰盯着手机屏幕,眼神复杂,喃喃道:“这不可能,我的卡里根本没这些钱!”

超市里的气氛变得剑拔弩张,母女俩站在货架旁,僵持不下。

“咱们先回家再说吧。”李晓雯压低声音,推着购物车去结账。

回家的路上,母女俩沉默不语,空气中弥漫着从未有过的紧张。

一进家门,陈桂兰找出银行卡和存折,递给女儿。

“你自己看,哪有你说的那些钱?”她语气里带着委屈。

李晓雯翻开存折,上面只有每月两千多的退休金收入,毫无她转账的痕迹。

“这不可能!”她震惊地说,“我明明每个月都转了钱,还收到转账成功的提示!”

“你是不是根本没转?”陈桂兰泪水涌出,“现在看我日子不好过,才来找借口?”

这话像刀子一样刺痛了李晓雯:“妈,您怎么能这么想我?我真的每月都转了!”

客厅里的争吵声越来越大,连隔壁邻居都听到了动静。

“你别哄我了!我这两年过得有多苦,你知道吗?连药都买不起!”陈桂兰情绪崩溃,哭得撕心裂肺。

李晓雯也红了眼眶:“妈,我发誓没骗您,这些钱到底去哪儿了?”

4

第二天一早,李晓雯的姨妈张丽华闻讯赶来。

“这是怎么回事?邻居说你们昨天吵得不可开交。”张丽华一进门就问,语气里满是担忧。

陈桂兰红着眼,把事情原委简单说了:“晓雯说她每月给我转钱,可我从没收到过!”

张丽华半信半疑地看向李晓雯:“晓雯,你确定钱转到正确的账户了?”

“当然确定!”李晓雯拿出手机,翻出记录,“您看,收款人是我妈的名字,卡号也没错。”

张丽华仔细看了看转账记录,皱起眉头:“这就怪了,钱能去哪儿呢?”

“我怀疑是银行系统出了问题。”李晓雯分析道,试图找出原因。

陈桂兰却不这么想:“会不会是有人冒用我的名字开了卡?”

张丽华忧心忡忡:“现在骗子这么多,会不会是晓雯被骗了?”

李晓雯摇头,语气坚定:“不可能,我每次都用银行APP转账,流程绝对没问题。”

正说着,门铃响了,是对门的赵阿姨。

“听说你们家出事了,我过来看看能帮啥忙。”赵阿姨关切地说,脸上满是担忧。

陈桂兰简单说了情况,赵阿姨露出惊讶的表情。

“老陈这两年日子确实过得紧,”她看向李晓雯,“前几个月还跟我借了五百块买药。”

李晓雯心如刀割:“妈,您生病了怎么不告诉我?”

“我不想让你操心,”陈桂兰低声说,“你工作那么忙,我不想给你添麻烦。”

赵阿姨补充道:“老陈平时连肉都舍不得买,只有超市打折时才买点。”

张丽华叹气:“这钱肯定是出了问题,不然老陈不会过得这么艰难。”

李晓雯咬紧嘴唇,内心充满自责和困惑。

母亲生活拮据的现实摆在眼前,可她确实每月都转了钱。

这笔钱到底去哪儿了?她百思不得其解,脑子一片迷雾。

“会不会是妈的卡被盗用了?”李晓雯提出一个猜测。

陈桂兰摇头:“不可能,卡一直放家里,我几乎不用。”

张丽华建议:“要不咱们去银行查查?银行肯定有详细记录。”

大家都觉得这是最靠谱的办法。

“明天一早我陪你们去。”张丽华拍板,语气坚定。

李晓雯一夜未眠,脑子里闪过无数种可能性。

她怀疑母亲是不是记性不好,或者银行系统出了错。

甚至有一瞬间,她怀疑是不是有人盗用了母亲的身份信息。

但最让她心痛的是,母亲竟然怀疑她从未转过钱。

这种不信任像针一样刺在她心上,可她也理解母亲的感受。

如果母亲真的没收到钱,这两年她一定过得很苦,而自己却一无所知。

李晓雯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托,眼泪再次滑落。

“爸,我没照顾好妈,辜负了您的期望。”她在心里默默自责。

第二天一早,邻居王大爷也过来安慰。

“老陈,别急,现在银行查账方便,肯定能弄清楚。”王大爷拍着胸脯说。

陈桂兰点点头,脸上满是疲惫,眼神却透着期待。

“我就是想不通,如果晓雯真转了钱,那些钱去哪儿了?”

李晓雯再次拿出手机,给大家看转账记录:“您们看,每月十五号,四千五百块,从没断过。”

邻居们围着看手机,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有人说可能是银行弄错了,有人怀疑是诈骗团伙干的。

还有人小声问李晓雯是不是输错了账号,把钱转给了别人。

各种猜测让气氛更紧张,陈桂兰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行了,别瞎猜了,”张丽华打断众人,“明天去银行查个明白!”

李晓雯感激地看了姨妈一眼,转向母亲:“妈,不管怎样,我一定把这事查清楚。”

陈桂兰没说话,只是默默望向窗外,眼神复杂,透着失望和无奈。

5

第二天一早,李晓雯、陈桂兰和张丽华来到农业银行。

“我要查这张卡近两年的交易记录。”陈桂兰对柜员说,语气急切。

柜员核对身份证后,开始在电脑上操作。

“需要打印出来吗?”柜员抬头问。

“麻烦把所有记录都打印出来。”李晓雯迫不及待地说。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陈桂兰紧张地搓着手,显得不安。

“妈,别担心,咱们一定能查清楚。”李晓雯握住母亲的手,试图安慰。

大约二十分钟后,柜员递来一叠厚厚的纸张:“这是近两年的交易记录。”

三人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逐行检查。

记录显示,每月只有退休金入账,没有李晓雯说的四千五百元。

“太奇怪了,”李晓雯皱眉,“钱到底去哪儿了?”

她决定查自己的账户,看看转账是否真的发出。

柜员核对身份后,很快打印出李晓雯的交易记录。

记录清楚显示,每月十五号有四千五百元转出,收款人是陈桂兰。

“您看,妈,钱确实从我账上转出去了。”李晓雯指着记录说。

陈桂兰对比自己的交易记录,困惑不已:“可我的卡里没这些钱啊!”

“钱难道凭空消失了?”她喃喃自语,脸上写满不解。

柜员听到对话,主动说:“如果您怀疑有异常,我可以请主管帮忙查更详细的信息。”

三人连忙点头,柜员去找了银行主管赵强。

赵强四十多岁,戴着眼镜,气质沉稳,看起来很专业。

“两位好,听说您们遇到转账问题?”他和气地询问。

李晓雯把事情经过详细说了,语气里透着焦急。

赵强认真听完,点头道:“这种情况确实少见,我来查查系统记录。”

他在电脑上操作,神情越来越专注,眉头微微皱起。

几分钟后,他抬头,表情严肃:“我需要查陈女士名下的所有账户,可能要花点时间。”

“没问题,我们等着。”李晓雯坚定地说,语气不容置疑。

陈桂兰紧张地问:“是不是发现什么问题了?”

赵强没直接回答:“请稍等,我得再核实一些信息。”

他回到办公室,三人在大厅里忐忑地等待,心情如坐针毡。

大约半小时后,赵强请他们到一间私密会议室。

“我查到了一些情况,”他谨慎地说,“但需要确认细节。”

他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文件:“陈女士,除了您用的这张卡,还有其他账户吗?”

陈桂兰摇头:“没有,我只有这一张卡,退休金都打在这上面。”

赵强深吸一口气:“系统显示,您名下还有另一个账户,李小姐的钱都转到了那个账户。”

“什么?”陈桂兰惊呼,“不可能,我从没开过第二个账户!”

李晓雯急问:“那个账户啥时候开的?在哪家银行?”

赵强查看电脑:“就在我们行,开户时间是两年前,大概是您父亲去世后不久。”

这消息让母女俩如遭雷击,愣在原地。

“能查那个账户的交易记录吗?”李晓雯追问,声音有些颤抖。

赵强点头:“可以,但需要再次核实身份。陈女士,请出示身份证。”

陈桂兰颤抖着递上身份证,赵强核对后继续操作。

“确实是您的名字和身份证号,”他说,“我现在调出那个账户的记录。”

随着键盘敲击声,一个新窗口弹出,赵强打印出一份记录。

“这是那个账户的所有交易记录,请您们看看。”他把纸递给陈桂兰。

陈桂兰和李晓雯凑在一起,仔细查看这份记录。

记录显示,这个账户每月都收到李晓雯转来的四千五百元。

但令人震惊的是,每次钱到账后不久,就被迅速转走,而且都是深夜操作。

“这怎么可能?”陈桂兰惊愕地说,“我根本不知道这个账户,更不可能半夜转账!”

李晓雯急切地问:“钱转到哪儿了?收款人是谁?”

赵强打印出详细流水单,核对后脸色骤变。

“陈女士的账户每月确实收到四千五百元,但奇怪的是……”他指着屏幕,语气变得异常严肃。

“这些钱到账后不到二十分钟,就被转到另一个账户。”赵强皱眉,继续解释。

陈桂兰颤抖着接过流水单,看到那个反复出现的收款人姓名时,手中的纸“啪”地掉在地上。

她猛地捂住胸口,呼吸急促,脸色煞白。

“妈!您没事吧?”李晓雯连忙扶住母亲,低头看到那个名字时,整个人如遭雷击,瞳孔猛地收缩。

评论列表

南宁达闻西
南宁达闻西 2
2025-10-05 11:41
作者莫非就是李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