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橡胶制品是指以橡胶为原材料,借助模具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经过硫化工艺加工而成的产品。而再生胶作为废橡胶循环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可再生资源,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模型橡胶制品的生产领域,能显著降低原料方面的成本投入。在使用再生胶生产这类橡胶制品时,模具的材质选择、尺寸精度控制、排气性能好坏以及启模的便捷程度,都会对最终再生橡胶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产生直接影响。
当采用再生胶生产模型橡胶制品时,对所使用的模具有着8点明确要求,具体如下:
① 模具压制出来的橡胶制品,必须具备准确的形状和符合标准的尺寸,这是保证产品合格的基础。
② 模具表面需有一定的光洁度,同时要设计合理的分型面,保证足够的精度,这样能让后续修整胶边的工作更加容易进行。
③ 模具的定位要可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装料、合模、启模以及取出制品等操作都应简便易行,不仅要方便装填胶料、取出产品和清洗模具,还不能对模具表面造成损伤。
④ 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⑤ 模具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确保在加压硫化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应尽可能减轻模具的质量,这样既能节省制作模具的材料,又能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⑥ 在保障产品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模具的设计应尽可能便于加工制造,减少加工难度和成本。
⑦ 模具上要设置适当的留胶槽,留胶槽的作用是便于在硫化过程中排出气体,避免气体残留影响产品质量。
⑧ 进行硫化操作时,胶料要能受到足够的压力,以保证产品的密实度,同时又不能出现大量失胶的情况,防止原料浪费和产品尺寸偏差。
在制作再生橡胶模型制品所用模具的材料选择上,该材料需满足多项性能要求。首先要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能承受生产过程中的压力和冲击,同时拥有良好的抗冲击和耐磨损性能,确保模具长期使用不易损坏;其次,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要好,便于模具的加工制造;而且,经过热处理后,材料的变形要小,导热性需良好,还能耐受含硫化合物的腐蚀,避免在生产环境中被腐蚀损坏。
另外,在设计模具型腔尺寸时,有多个因素需要充分考虑。胶料本身的收缩率会直接影响产品最终尺寸,填充剂的品种不同也会对产品性能和尺寸产生影响,同时硫化温度的高低同样会作用于型腔尺寸与产品的匹配度,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合适的型腔尺寸。
为了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再生橡胶模型制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在模具的使用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① 使用模具时,安全必须放在首位,操作过程要精心、规范,装模和卸模的步骤要正确无误。硫化机施加给模具的压力要适当,压力过大可能导致模具损坏,压力过小则会影响产品质量,都不可取。
② 每次装料完成后进行合模操作时,要注意对准导向装置,绝对不能让导销、型芯滑出导销孔和模孔之外,防止因错位造成模具压坏的情况。
③ 在装料之前,需要在模具型腔表面均匀涂抹脱模剂,常见的脱模剂有中性皂液、硅油以及专用脱模剂等,涂抹脱模剂的目的是让后续卸模取件的过程更加顺利,避免产品粘在模具上。
④ 当使用启模器或撬棒等工具辅助启模时,这些工具的硬度一定要低于模具撬口处的硬度,通常可以采用铜材料来制作这类工具。同时,要严禁模具的分型面和型腔出现任何划痕或擦伤,以免影响模具的正常使用和产品质量。
⑤ 模具型腔处的清角部位需要进行特殊保护,不能对清角进行敲击,也不允许用砂布打磨型腔,尤其是清角位置,更要避免砂布打磨带来的损伤。
⑥ 如果模具型腔表面出现斑点或锈点,在清除这些瑕疵时,不能使用钢制的模具锉刀、砂布或刮刀进行打磨,只能使用铜制工具或竹片轻轻刮除,之后再进行精细的抛研处理,以恢复型腔表面的光洁度。
⑦ 当模具使用完毕后,必须对其进行彻底清洗,确保模具表面没有残留的胶料或杂质,清洗干净后,再在模具表面涂上防护油进行保存,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模具生锈,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再生胶生产模型橡胶制品的过程中,除了要选择合适的橡胶模具外,还需要合理控制硫化工艺参数,其中包括硫化时间的长短、硫化温度的高低以及硫化压力的大小等。关于硫化工艺参数的具体控制方法,后续会继续与大家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