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夹式耳机真的是越贵越好吗?很多想入手耳夹式耳机的朋友可能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提高自己的预算,是不是就不会踩坑了?我只能说…真不一定,很多贵的耳夹式耳机都溢价了不少,那到底这么挑?
下面是虹觅 小云夹、塞那S6SPro、声阔 C30i三款耳夹式耳机,我将会根据外观、佩戴舒适度、音质表现、性能、防漏音程度进行测试对比,不妨让我们看看到底是不是贵的就哪哪都好。
1、外观:
虹觅 小云夹
这款耳夹的外观设计比较简约,椭圆形机仓,整体是哑光的材质,摸起来比较顺滑,没有很油的感觉,是设计的很干净的一款耳夹式耳机。
塞那S6SPro
这款耳夹的外观设计很好看,圆形机仓,能选购的颜色丰富,机仓摸起来有点磨砂的质感,耳机摸起来滑滑的,有点油油的,不过也是比较舒服的。
声阔 C30i
这款耳夹官方宣传是太空舱,外观设计确实特别一些,但是机仓的材质有很强的塑料感,实在一些掉价……特别的是耳机的设计,外壳包的也是塑料,有点偏硬,甚至掰不开
-
2、佩戴舒适度:
虹觅 小云夹
这款耳机采用创新的2.5mm前高后低错位设计,完美顺应耳廓自然曲线,实现真正贴合人体工学的佩戴体验。∠12°弧面耳托,科学分散耳部压力,彻底告别传统耳夹式耳机的夹耳感。单耳仅4.5g的超轻重量,几乎让人忘记它的存在,即使连续佩戴数小时也不会产生任何不适感。
塞那S6SPro
采用C形桥结构结合贴合耳廓的设计,4g的超轻重量在同类产品中表现优异,耳夹力度经过精准调校,既能保证佩戴稳定性又不会过度夹耳,耳廓接触点采用柔化处理,即使敏感肌肤用户也能舒适使用。
声阔 C30i
可拆卸耳翼设计,单耳 5.7g,说是能适配不同耳型,但实际戴起来感觉材质很硬,还根本打不开,耳翼和耳廓的贴合度也一般,长时间使用会产生明显耳痛,佩戴舒适度方面我觉得做的非常差劲。
你们看到的配图已经是我很努力的撑开它了
-
3、音质表现:
虹觅 小云夹
13mm石墨烯振膜单元为音质表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振膜的刚性和响应速度都有不错的表现。H-zone全景空间音效的加入拓展了声场范围,让声音的立体感更加明显。三频分布较为均衡,人声部分清晰度较好,能够较好地还原嗓音的细节。适合长时间聆听。经过虹觅声学实验室专业调校,完美呈现音乐中的丰富细节,从人声细微变化到乐器独特音色都得到精准表达,带来超越价位的音质享受。
塞那S6SPro
10mm动圈喇叭单元配合全景音增强技术,呈现出令人满意的声场宽度,人声表现清晰自然。但低频下潜深度有限,高频延伸表现普通,整体音质处于同价位产品的一般水平,对音质有较高要求的用户可能需要调低预期。
声阔 C30i
配备12mm*17mm超大跑道型单元,结合360°环绕音技术,声场开阔立体,中高频清晰细腻,低频饱满有力,整体音质优势很明显,整体音质表现达到专业水准,显著超越同价位产品。
-
4、性能:
虹觅 小云夹
自研的防漏音模式能有效降低声音泄露,解决开放式耳机的隐私痛点。HBC智慧双联可以把耳机拆成两副用。蓝牙5.4芯片传输稳定。IPX5级别的防水性能足以应对日常汗水和雨水侵袭。双麦克风ENC通话降噪系统智能过滤环境噪音。8小时的单次续航,配合充电仓可达32小时综合续航。
塞那S6SPro
蓝牙5.3芯片确保连接稳定性,支持音乐和游戏双模式切换,游戏模式下延迟低至40ms。双麦ENC通话降噪系统在常规环境下表现可靠。8+42小时的超长续航表现突出,轻松满足长时间使用需求,但不支持一拖二功能,在多设备切换便利性上有所欠缺。
声阔 C30i
支持蓝牙5.3稳定连接与一拖二双设备切换,具备双麦ENC通话降噪和IPX4防水等级,单次续航达10小时,综合续航30小时,续航能力出色,不过它只适合音乐场景,玩游戏时延迟大概150ms,有点偏高了,不适合游戏场景。
-
5、防漏音程度:
耳夹式耳机不是封闭式的耳机,它的喇叭是耳道口外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进入耳朵里,不可避免地会有声音向外扩散到周围,离得近的人就有可能听到,不过在可以注意一下耳机的防漏音方案,不错的能有效减少漏音。下面是这三款产品,在同样的位置,60%放同一首歌的漏音情况
虹觅 小云夹
塞那S6SPro
声阔 C30i
6、总结
虹觅 小云夹
这款耳夹的性价比很高,佩戴方面和防漏音方面都做的非常突出,音质、性能也不差,在同价位里是非常突出的一款耳夹,没有明显缺点。
塞那S6SPro
它的外观设计很好看,佩戴上也很不错,很适合久戴的耳夹,可能其它没有太突出,但舒适的佩戴和精致的外观,还是很适合女生的。
声阔 C30i
这款耳机的音质是很不错的,如果你不需要久戴,而且比较注重音质的话,在这个价位是比较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