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真正的高情商,从不激发别人的嫉妒心

网上有个提问:什么样的人最吸引人?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做事不张扬,不炫耀,让人感觉舒服的人。”细想之下,确实如此。

网上有个提问:什么样的人最吸引人?

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做事不张扬,不炫耀,让人感觉舒服的人。”

细想之下,确实如此。

生活中,有些人总喜欢在言语和行为上高调,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有多优秀,过得多好。

殊不知,这种行为非但赢不来别人的喝彩,反而会激发人心之中的嫉妒。

前几天,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事。

他拿到一笔5万元的项目奖金,特别开心,请部门同事吃饭。

餐桌上,他忍不住分享了自己的喜悦:“没想到这个项目能赚这么多,扣完税都比我一季度工资还高!”

本来热闹的气氛突然凝固,一个同事酸溜溜地说:“是啊,我们累死累活一个月,还不如你一个项目呢。”

其他人虽然没说话,但笑容都变得勉强。

那顿饭之后,他感觉团队氛围变了,同事们对他爱答不理,工作配合也漫不经心。

朋友很困惑:“我靠本事赚的钱,分享一下喜悦有错吗?”

喜悦本身没有错,错在不合时宜的表达方式。

人性中总有那么一点阴暗面。

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尤其是见不得身边的人比自己好。

这世上真正为你成功喝彩的,除了至亲,寥寥无几。

真正的智慧,不在于你多会展示优越感,而在于你如何不让别人因你的优秀而感到自卑。

01

你的优越感,是关系最大的杀手。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人类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而在人际关系中,最敏感的那根弦,往往就是比较带来的嫉妒。

我认识一位非常成功的创业者,但每次朋友聚会,他从不主动谈论事业成就。

开的是普通车,穿的是简约服装,聊的是大家都能参与的话题。

他曾私下告诉我:“人可以有野心,但不能让别人感受到你的野心;

人可以优秀,但别让别人觉得被你比下去。”

这就是顶级情商的体现。

清醒地认识到,人性中既有善意的欣赏,也有比较带来的复杂情感。

作家毕淑敏点明真相:“所有的比较都是一种执着。”

而你在外露的优越感,正是强迫别人进入比较的游戏。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给儿子写信时提到:

“我从不炫耀自己的财富,也不在员工面前显示高高在上的姿态。这不仅能避免嫉妒,还能获得真正的尊重。”

洛克菲勒的智慧在于,他明白激发嫉妒等于制造敌人。

而在这个世界上,敌人已经够多了。

02

藏锋守拙,是一种人生智慧。

中国有句古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这是亘古不变的人性规律。

这并非鼓励平庸,而是提醒我们,在某些情况下,藏锋守拙比锋芒毕露更为明智。

曾国藩的湘军打败太平天国后,他的权力和声望达到顶峰。

当时有人暗中建议他趁势推翻清廷,自己称帝。

但曾国藩不仅断然拒绝,还主动裁减湘军,上书请求削减自己的权力。

这一明智之举,使他避免了兔死狗烹的命运,最终功成名就,善始善终。

反观历史上,多少才华横溢的人物,因为不懂得收敛锋芒,引来了无妄之灾。

三国时期的杨修,自恃才高,屡次猜中曹操心思并四处宣扬,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真正的智者懂得在什么时候展示才华,在什么时候保持沉默。

03

真正的智者,从不去激发别人的嫉妒,而是懂得隐藏自己,善待别人。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并没有得意忘形,反而更加低调。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得奖之后,并没有觉得怎么样,我还是原来的我,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我更不会因为得奖,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就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我依然会认真写作,依然会认真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他的这种低调、谦逊,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和喜爱。

人心如海,深不可测,唯有放低自己,才能更好地前行。

04

那些真正厉害的人,都在“装笨”。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在参与曼哈顿计划期间,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些最顶级的科学家,在讨论问题时从不使用高深术语,而是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概念。

相反,那些半懂不懂的研究人员,却总喜欢用晦涩难懂的术语来掩饰自己的不足。

这让我想到一句话:“一个人越缺什么,就越爱炫耀什么。”

因为真正拥有的人,不需要通过外界的认可来证明自己。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有一件轶事:

一名新生报到,看见路边一位朴实老人,便请他帮忙看行李。

老人爽快答应,烈日下站立两个多小时。

次日开学典礼,新生才发现那位“看行李的老人”竟是北大副校长季羡林。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和实力,从来不需要通过践踏别人的尊严来证明自己。

05

如何做到不激发他人的嫉妒?

那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具体该如何做呢?

我想给大家分享6点,仅供参考。

1. 低调不炫耀。

取得成就时,不要沾沾自喜、四处炫耀。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最容易嫉妒的是与自己相似的人。

陌生人中大奖我们可能无所谓,但同事加薪我们却会不舒服。

2. 分享挫折,而不仅仅是成功。

当你在事业上取得成就时,可以适当分享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这不会削弱你的成就,反而会让别人感到你也是一个会经历失败的普通人。

3. 将成功归功于外部因素。

当你不得不展示成就时,尽量将成功归功于运气、团队合作或外部帮助。

查理·芒格曾说:“我获得的一切成就,很大程度上只是幸运地在正确的地方、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

这样谦卑的态度,很难引起他人的反感。

4. 真诚地为他人喝彩。

当别人取得成就时,给予真诚的赞美和祝福。

你对待他人成功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别人对你成功的态度。

5. 用“我们”代替“我”。

在描述共同完成的工作时,多使用“我们”而不是“我”。

这不仅能减少他人的嫉妒,还能增强团队凝聚力。

6. 保持谦逊的学习态度。

无论你多么成功,都保持一颗学习的心。

向同事学习,向朋友学习,甚至向陌生人学习。

谦逊的人永远不会让人感到威胁。

06

成就他人,也是成就自己。

法国设计师纪梵希和奥黛丽·赫本的故事,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互相成就而不嫉妒的情谊。

纪梵希为赫本设计了《蒂凡尼的早餐》中的经典小黑裙,让赫本成为时尚偶像,而赫本也让纪梵希名声大噪。

纪梵希曾说:“我们之间有着比婚姻更长久的情感。”

而赫本则说:“是他用服装创造了我。”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技巧的堆砌,而是发自内心地理解他人,包容人性的弱点,然后选择一种让人感到舒服的方式存在。

就像文学大师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写的:“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说,我这一生不虚此行。”

但这有个前提,你的“任性”,不应该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古人云:“高处不胜寒。”

其实,高处之所以寒冷,不仅因为位置本身,更因为攀登者忘记了温暖同行的人。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而是德行具足的真诚。

不在失意人前谈论得意之事,这是修养;

在成功时依然保持谦卑本色,这是智慧。

藏锋守拙,不是懦弱而是远见;

收敛锋芒,不是无能而是通达。

愿你既有撑得起野心的能力,也有守住他人善意的智慧。

在这复杂的人世间,不张扬,不炫耀,低调处事,谦逊待人。

如此,方能行稳致远,自在从容。

点个赞,与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