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刚准备“单挑”中国,一场灾难突如其来,菲总统马科斯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
菲武装部队参谋长布劳纳刚刚高调启动了为期10天的年度军事演习“海-空-陆联合演习”,这场演习号称要测试新的单边防御计划,模拟在没有盟友即时援助的情况下“击退入侵者”。
他甚至放出豪言:“战争爆发时,菲律宾武装部队必须至少坚守一个月等待增援”。言外之意,菲律宾就是打算测试一下,在南海“单挑”中国,自己能撑多久。

菲律宾海军陆战队员例行海上巡逻
演习范围覆盖菲律宾北部吕宋岛、西南部巴拉望岛等关键区域,吕宋岛西岸距黄岩岛仅约230公里,巴拉望岛紧邻南沙群岛,部分科目还专门选在菲律宾侵占的中业岛进行。
演练内容更是包罗万象,从防空反导、油气平台防御,到反登陆、两栖夺岛、机场、海港夺回,甚至涵盖网络战、电子战和太空相关作战训练。
今年以来,菲律宾已经参与7次联合或单边军事演习,刚和美、澳、新在南海搞完“多边海上合作行动”,还忙着和加拿大、法国等国签署《访问部队协议》,一门心思拼凑针对中国的“安全小圈子”。

台风过后,宿务省受损的房屋
可就在菲军忙着排兵布阵的时候,大自然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11月4日凌晨,强台风“海鸥”以每小时120公里的最大持续风速、每小时165公里的瞬时风力登陆菲律宾,自东向西横扫中部地区,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截至11月6日上午,这场台风已造成至少114人死亡、127人失踪,宿务省还有28人死亡未纳入统计,实际遇难人数可能达142人。
受灾人口突破210万,超过56万人被迫住进安置中心,全国115处爆发洪水,1200余处房屋受损,156个市镇停电、近700个市镇停课、400多个市镇停工。整个国家的运转近乎停摆。
雪上加霜的是,气象部门预告,下周台风“凤凰”将登陆吕宋岛,新一轮灾害威胁近在眼前。

马科斯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面对如此严峻的灾情,菲总统马科斯在11月6日紧急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以便加快救灾资金拨付和援助部署。
但在民众流离失所、救援刻不容缓的时刻,菲军还在搞军事演习。要知道,在绝大多数国家,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时,军队都是救灾主力——抢险救灾、转移群众、运送物资,军队的机动性和组织性是灾后救援的关键。但菲律宾却反其道而行之,让本可投入救灾的兵力继续留在演习场。
事实上,菲律宾的战略失衡早有端倪。数据显示,2025年菲律宾国防预算飙升至6.3万亿比索,同比增长近20%,而教育、医疗等民生预算却被大幅压缩。
与此同时,菲律宾的民生困境日益严峻:2023年贫困发生率达15.5%,到2025年4月,民众自认为贫困的比例更是高达55%,南部棉兰老岛等地区的贫困问题尤为突出。

台风引发的特大洪水过后,防洪墙出现变形
更讽刺的是,宿务省此前已投入260亿比索,搞了343项防洪工程,结果台风一来还是全线崩溃,省长痛心疾呼要追查责任,暴露出菲律宾民生投入被挪用、防灾设施形同虚设的腐败乱象。
一边是民生领域的“窟窿”越来越大,一边是军事开支的“口子”越撕越大,菲律宾的政策天平早已严重倾斜。
在巴丹群岛等军事部署重点区域,当地居民因为频繁军演,常年生活在恐惧中。但这些底层民众的恐惧,在菲律宾政治精英眼中无足轻重,他们更热衷于追随美国“印太战略”,通过引入域外势力、挑起地区对抗来刷存在感。

台风肆虐后
从本质上看,菲律宾的困境源于战略定位的错位。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民生问题突出的国家,发展经济、完善防灾体系、改善民众生活才是根本要务。但马尼拉的精英却无视本国实力,把国家命运绑在外部势力的战车上,将有限资源投入到无意义的军事对峙中。
这种拼凑式的“联盟”缺乏稳固根基,最终只会让菲律宾陷入战略被动。不仅无法解决国内的贫困与腐败,还可能将国家拖入冲突的深渊。
我们希望马科斯政府能借此次灾情认清现实:对于菲律宾而言,真正的“威胁”从来不是远在天边的所谓“入侵者”,而是近在眼前的自然灾害、贫困潦倒和腐败乱象;真正的“安全”,不是靠军事演习和外部联盟撑起来的虚假安全感,而是让民众免受灾害侵袭、摆脱贫困的踏实生活。
停止挑动对抗、将精力放回国内民生和防灾减灾上,才是对菲律宾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真正负责的选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