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角色互换”体验出行痛点!贵阳开展市政无障碍设施体验活动

10月16日,贵阳市“2025年市政无障碍设施体验活动”在观山湖区林城东路(数博大道路口至通宝路路口段)人行道举行。活

10月16日,贵阳市“2025年市政无障碍设施体验活动”在观山湖区林城东路(数博大道路口至通宝路路口段)人行道举行。活动以“盲道探索”“无障碍斜坡通行”等体验形式,邀请市政工作人员与市民亲身模拟残障人士出行场景,通过亲身感受设施使用中的痛点,推动无障碍设施管护工作向精细化、人性化升级,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出行权益。

活动现场,参与人员按体验类别分组,感受残障人士的出行日常。在“盲道探索”体验区,参与者们仔细听工作人员讲解盲道触感标识的含义,随后戴上厚重的遮光眼罩,手持盲杖轻触地面,小心翼翼地踏上盲道。体验过程中,部分参与者因触碰到现场人为设置的障碍物而被迫止步,只能依靠盲杖反复探查周边环境,这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视障人士日常出行时的不安与不便。

“刚走几步就碰到东西,心里一下子就慌了,全程只能靠盲杖一点点摸索,太不容易了。”参与体验的市民张万元摘下眼罩后仍有感触,他坦言这次体验让自己真正意识到盲道畅通对盲人出行的重要性,“真心呼吁大家平时不要在盲道上堆放杂物、停放车辆,给盲人朋友留一条安全、顺畅的路。”

而在“无障碍斜坡通行”体验区,参与者们依次坐上轮椅,尝试独立通过人行道边缘的坡道。过程中,有参与者双手紧握轮圈,奋力向前推动轮椅,却因坡道角度略大,不仅上行艰难,还面临后滑的风险,这些细节让在场人员直观感受到,设施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残障人士的出行体验。

“此次模拟让自己发现无障碍设施的细节设计至关重要,刚才走的一段盲道,部分区域坡度和高度差不符合预期,轮椅上坡时几乎推不上去。这提醒我们,后续对人行道的巡查和整改,必须严格对照规范要求,不能有丝毫马虎。”南明区市政工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裴新舰分享了体验感受。

“无障碍设施好不好,不能只看设计图纸,更要听残障人士的真实反馈。”贵阳市市政工程服务中心构件科负责人李健表示,只有让残障群体检验合格,设施才算真正达到使用标准。下一步,市政部门将持续发挥行业监管与技术指导作用,协助各区优化无障碍设施管护流程,同时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从“不占压盲道、不堵塞斜坡”等小事做起,让无障碍设施真正成为服务民生的“暖心通道”。

记者:李 超 马秋霞

李金科(实习)

编辑:文卓異

责编:杨青青

审核:王 营

终审:谢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