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元朝灭亡原因:低廉赋税、宽松无力统治、混乱无序治国方略

本文节选自《大明300年》 阮景东 著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中国的元王朝都是一个另类。这是一个开放与封闭并存的王朝,一直按

本文节选自《大明300年》  阮景东   著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中国的元王朝都是一个另类。这是一个开放与封闭并存的王朝,一直按照它那无序的惯性往前运转。官方的语言为蒙古语,蒙古统治者信奉的是藏传佛教,统治者采用的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共治的方式。汉文明只是作为枝叶而存在,失去了它的主干地位。统治者对中华文化中的浩瀚典籍提不起兴趣,它更像一个拼凑起来的王朝,没有主轴的在运转。

元王朝的统治是宽松的。帝国的军队全部驻扎在黄河以北,拱卫着漠北草原和元大都,而黄河以南都是依靠地方民团维持秩序。县治以下从来没有深入,全部是依靠自治,律令也是极其宽松。盗贼通常是被判以罚赎金或打板子了事,对于反叛者也是采取招安的方式。所以在元王朝除了科举外,“反叛”也似乎是进入仕途的一种途径。

这还不是元王朝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是它的财政政策。元王朝的税赋极其低廉,在元王朝御宇的近百年间,流民、灾荒、水患却是持续不断,所以开支一直很紧蹙。终元一朝,最让统治者头痛的就是理财问题。税收已经被文官把持住了,面对文官的不合作,帝国采取的是让色目人负责理财的方式。忽必烈时代两任理财大臣被暗杀和诬陷,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第三任理财大臣桑哥开动了印钞机,失去了它与白银挂钩的准备,大元宝钞开始贬值。破产的财政和崩溃的经济直接将帝国带到悬崖边沿。

宰相脱脱无疑是出色的,他重视农业、编修三史、兴修水利,干的都是实事。但至正十一年(1351年)将所有的一切都推到了风暴的顶点。在这一年,黄河又泛滥了,数十万流民无家可归,不安的骚动正在这个古老的中原大地蔓延。一条黄河千古泛滥,历代中原王朝所处理的莫不是同样的事情,那就是消除水患、稳定农业生产和在灾荒来临的时候抵御部落民族的攻击。面对这滔滔而来的黄患,年轻的元惠宗下定决心整治,平黄任务自然落在脱脱肩头上。所有的资源都供其调配,这次水患是史无前例的,治理规模也是史无前例的。184万锭中统钞锭砸了下去,15万的民夫被征调,2万军队驻守,所有这一切无不昭显工程的浩大。具体办法就是开凿河道将泛滥的黄河水引进它以前的河道,然后再将以前河道的缺口堵塞。最后一处缺口实在无法堵塞,治河总监贾鲁灵机一动,将27艘装满石头的大船停在缺口上,任凭滔滔河水从船下流过。贾鲁一声令下,河工凿沉了这27艘船,接着成袋的石块和沙土被抛入,就这样堵住了最后一处缺口。

治河工程还没有结束,整个帝国已是风起云涌。

评论列表

王雨
王雨 4
2025-09-28 14:13
关键是继承没有制度,皇帝换的太频繁,问题没人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