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八国联军侵华时候为何有印度人?

在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时期,印度被称为“英属印度”,是整个大英帝国的王冠明珠。自185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统治结束

在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时期,印度被称为“英属印度”,是整个大英帝国的王冠明珠。自185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统治结束后,印度便由英国政府直接管辖,英国女王(当时是维多利亚女王)兼任印度皇帝。因此,印度的外交、军事和政治完全由英国政府掌控。英国可以从其广阔的殖民地和自治领(如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调遣军队来为其全球利益服务。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依赖一支庞大的本地化军队,即“英属印度陆军”。这支军队由英国军官指挥,但士兵绝大多数是招募的印度人。军队主要由来自某些被英国认为“尚武”的族群或地区的人组成,例如锡克教徒、旁遮普人、帕坦人(普什图人)和廓尔喀人(来自尼泊尔,但被英国大量招募)。使用印度士兵进行海外征战是英国的一贯策略。这被称为“以印治印”和“以印治外”。对于英国来说,这样既能减少本土英国士兵的伤亡,又能利用这些经过严格训练、适应亚洲气候的士兵来维护其殖民利益。

为什么印度士兵会出现在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英国是主要的参与国之一。为了迅速组织起一支强大的远征军,英国自然从其最近的、兵力最充足的殖民地——印度——调兵。从印度到中国的海运距离相对较短,调兵速度快。同时印度有大量常备军可以随时动员。这些印度士兵许多都有在亚洲其他地区作战的经验(例如在阿富汗、缅甸的征战),他们被认为比刚从欧洲调来的士兵更能适应环境。因此,在天津和北京与义和团作战、并参与洗劫北京的“英军”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实际上是英属印度陆军中的印度士兵。他们在照片中通常包着头巾(尤其是锡克士兵),特征非常明显,这常常让后来的观察者感到困惑。

所以,八国联军中出现印度人,并非因为印度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参与了侵略,对于英国来说,调遣印度军队是其全球殖民战略的标准操作。这段历史也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悲剧性:一群被殖民的印度人,身不由己地被殖民者驱使,远渡重洋去参与侵略另一个正在反抗殖民压迫的国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