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数据来看,具备AI能力的相关岗位薪资优势已逐渐显现,以北京地区为例,5-10年经验的AI项目经理平均月薪达32K,AI产品经理平均月薪31.7K,均远超传统岗位水平。可以说,2025年AI能力将成为PM与产品经理职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如何主动提升AI相关技能,成为职场人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先从项目经理的AI能力需求来看,当前企业引入AI项目的比例持续上升,传统项目经理若不了解AI技术边界,在项目可行性评估、资源协调等环节容易陷入被动。
比如在智驾、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项目招聘中,"人工智能相关项目经验"已成为不少岗位的明确要求,即便在传统行业的高级PMO岗位招聘中,AI经验也常被列为优先条件。这就要求项目经理不仅要掌握传统项目管理方法论,还需要对机器学习、大模型部署等核心技术有基本认知,能够结合实际业务场景把控AI项目进度,协调算法研发与业务落地之间的资源匹配。
对于希望系统提升AI技能并获得权威认可的PM而言,国家认可的新职业认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例如人工智能训练师认证,其课程体系通常会贴合岗位实际需求,涵盖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等核心内容,即使是零技术背景的从业者也能逐步掌握。
这类认证在大厂招聘中认可度较高,部分还能享受技能提升补贴,且终身有效无需年审,对于职业转型或能力背书都有实际价值。不少跨专业转型的案例显示,掌握相关认证后,从业者在参与企业AI项目时能更快进入角色,甚至在推动业务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再看产品经理的AI转型需求,AI产品经理与传统产品经理的核心差异在于需要理解算法原理、参与模型迭代过程。
以AI图像识别产品设计为例,从业者需要知道不同算法的适用场景,以及如何结合软硬件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目前北京地区AI产品经理薪资已显著高于传统岗位,医疗、智慧家居等细分领域的岗位缺口更是持续扩大。从能力提升方向来看,数字人应用和大模型技术是当下的热门领域。
数字人应用领域的技能学习可分为初中两级,初级阶段侧重数字人形象创建、基础动作设置,中级阶段则深入精细建模、智能语音交互优化,且通常会结合金融、电商等实际场景进行实战练习,比如设计直播间数字人助手等应用。
掌握这些技能后,产品经理不仅能对接数字人相关产品需求,还能更好地理解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实际痛点。而在大模型技术方向,不同基础的从业者可选择不同层次的学习路径:非技术背景者可从大模型在需求分析、流程优化等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入手,提升日常工作效率;有编程基础的则可进一步学习复杂业务场景下的大模型解决方案设计。相关的云计算平台认证,如阿里云ACA/ACP等,在行业内认可度较高,不少从业者通过系统学习后,在求职中能获得更优质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AI技能提升应注重"实战+认证"的双重结合。无论是技术认知的积累还是认证的获取,最终都要落地到实际业务中才能体现价值。很多企业在招聘时会明确标注"持有相关AI认证优先",但更看重的是认证背后所对应的实战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真实项目案例进行练习至关重要,比如通过参与AI项目的需求拆解、资源协调、落地复盘等环节,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经验。
对于不同背景的从业者来说,AI能力提升的路径也需因人而异。35岁左右想转型的传统PM,可优先选择从技术认知和实战案例入手,逐步建立AI项目管理思维;零技术背景的产品经理则可从应用层技能学起,结合自身业务领域选择细分方向深耕;职场新人则可以更早规划,将AI相关技能学习融入职业发展初期。不少案例表明,即使是专升本学历或跨行业背景的从业者,通过系统的AI技能提升和实战积累,也能实现职业跃迁,成功进入AI相关的优质岗位。
2025年的AI机遇,对PM和产品经理而言不是"选不选"的问题,而是"如何抓"的问题。如果仍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或产品思维中,很可能在行业竞争中逐渐落后;但只要主动拥抱变化,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AI技能提升路径,就能在职业发展中占据主动。
从现在开始规划学习,逐步构建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职场中实现从"被选择"到"被争抢"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