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同样1300公里续航,豹5长续航和零跑D19那条路线是最优解?

最近车市上了两款很有意思的新车,一辆是新能源的领跑者比亚迪的方程豹豹5长续航版,一辆是零跑的D19。有意思的不是一辆是更

最近车市上了两款很有意思的新车,一辆是新能源的领跑者比亚迪的方程豹豹5长续航版,一辆是零跑的D19。有意思的不是一辆是更从容全面的越野王者,一辆是旗舰平台的旗舰SUV,而是两者的“殊途同归”-长续航。

虽然两者的长续航都是为了应对中国车主更为严重的“里程焦虑”,但这两款车就是两个解决方案的典型代表。先说方程豹豹5的长续航版,这款车搭载了47.8KWh的电池包,而其油箱达到了83升,其CLTC纯电续航增至210km、综合续航超1310km。虽然说因为定位越野的原因,豹5需要更讲究低扭输出,但也说明比亚迪这条DM的技术路线其实更在意发动机的介入,无论是动力的输出还是续航的驱动,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大电池带来的重量导致的驱动销量衰减和刹车、底盘系统因为重量增加带来的难度上升。

而零跑的D19则采取了另外一条相对“极致”的路线来实现长续航,它的增程版采用了80.3KWh的电池,这个“极致”容量的电池显然已经超过了此前许多纯电动车的电池容量。这个电池支持D19纯电续航达到500公里,这几乎已经是此前燃油车一箱油的行驶里程了。加上油箱,它的综合续航也达到了1300公里。

对比两款车是不是就发现有点意思,都是1300公里级的综合续航,一个是40级的油箱配合80+级的电池,一个是40+级的电池配合80+级的油箱。算得上殊途同归吧。

而实际上,两种搭配带来的重量对车辆的成本控制和驾驶控制的影响截然不同。因为,电池的重量你出厂就在需要车子一直背着,而除了新手几乎没人加油时会直接加满,并且我采访过很多增程和插混的车主,除了买车时加的一箱油之外,一两年内再无加油,基本上都是当成纯电车在跑。

需要说明的是,过大的电池增加的重量可并不是仅抵消电池容量增加带来的续航那么简单,而且电池增加带来重量也并不特别小,一个事实是,同款车型的增程版通常比纯电版更重几百公斤。比如小鹏P7+增程的整备质量已经达到2.16吨,比纯电动的长续航Max版本P7+重了193kg。再比如问界M7它的增程版起步质量2.6吨,而它的纯电版起步质量2.53吨,也相差了70公斤的重量,基本上等于增程版比纯电版额外多拉了一位中等身材的乘客。

而重量的增加带来的不仅是车型续航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汽车成本的变化,比如更重的重量就需要更强的悬挂,更强的刹车,而这些显然会带来成本的增加。而车企为了控制重量和成本,显然会在车上进行减法,不过减掉的肯定都是你看不见的地方就是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是车主其实对里程的焦虑是有上线的,1000公里足以覆盖多数人的使用场景。按照这个逻辑50六十度的电池配50升左右的油箱已经相对合理,再往上堆,无论是电池还是油箱都不是最经济的选择。但如果必须在1300公里的路线最选择的话,我更愿意选择方程豹豹5的长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