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这个秋天,一定要去看看庐山的风景

📸庐 山图片|文字 聆风相信我们大多数人最早听说庐山,是从苏轼的《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下面我将从我的角度

📸

庐  山

图片 | 文字  聆风

相信我们大多数人最早听说庐山,

是从苏轼的《题西林壁》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下面我将从我的角度,

来为你揭开庐山的“面目”。

01

上山前的准备

当你坐了一段时间的车,

到了庐山景区门口的时候,

你以为马上就能看见庐山了,

实际上却是

(纯“艺术”涂鸦,大家懂我意思就好~)

景区门口离真正的游玩地点,还有近一个小时崎岖无比的车程,途中还会连续不停的一直拐急弯。所以说,

上山前一定要准备晕车药!!

也不用想着欣赏沿途的风景,

能坚持到目的地且不吐,

就已经很不错了~

02

初到庐山

下车一抬头便可以望见的景象。▼

以及多走两步,

就能看到非常开阔的视野。

还有干净整齐的街道。

到了住的地方,

稍作休息后,

便带上相机出去了,

没有任何目的地。

比起去景点打卡,

我更喜欢到处瞎晃悠,

又或者享受

去景点路上每一刻的风景。

发现一只高冷的喵星人在晒日光浴。

接下来就是普通的随拍。

还有像电影一样的画面。

远处湖对岸的酒店一下让我想起

布达佩斯大饭店。

慢慢欣赏湖对岸的风景。

此时已临近傍晚,山上气温开始骤降,我不由得加快回去的步伐。而这时,身后忽然传来耀眼的光芒,是阳光冲破了乌云。并不是说这样会拍出多棒的照片,而是这样的景象,会让你觉得,阳光将要驱散阴霾,穿透云层后散落一地,给人以希望和温暖。▼

03庐山“真面目”这一天里从清早开始,就伴随着断断续续的小雨,但细雨天不会影响拍照,反而刚下过雨的环境会更加通透明亮,拍出来的照片看起来也会很清爽。我第一步是打算

先跟着高德地图导航走到含鄱口。

沿路拍的溪流秋景。▼

山谷里的溪流。

说到这里,

顺带“夸赞”一下优秀的高德地图。

我选择的是步行导航到含鄱口,

结果它直接给我导航到大山里面,

在里面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

沿途没有一个人,甚至没什么人的痕迹,

视野不好,手机也会突然没有信号,

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走到终点。

万一再失足摔倒掉到哪里,

后果都不堪设想,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

很难体会到当时一个人穿越陌生山谷的恐惧。

伴随着危险又饱含恐惧的行走,

以及感知不到出口的绝望,

会让你越走越慌张...

(所以建议你们以后去庐山时,

只用骑行导航)

能够避开这些惊险的体验。

【当时的环境】

万幸的是自己终于走了出来,走到离含鄱口较近的大路上时,发现大家都是沿着公路走过来的,只有我一个人,从林子里的小路里钻了出来。旁边路人看我都是一脸的惊讶和诧异,后来才知道这是需要专业人员带队才能结伴一起走的探险之路...好在,这也算是一次特别的经历,一种能够装进回忆里的新体验。

沿路的风景。

历经艰险翻山越岭,

终于到了含鄱口,

结果只有大片的浓雾,

避开大片的游客小可爱后,

只找到一个角度。

下一个目的地是庐山植物园。

【植物园路上】

植物园倒是挺适合拍照,

有好几棵极美的枫树,

很容易就能拍出好看的照片。

从旁边走过时,

侧面看到的路人小姐姐,

角度也很美~

忍不住抓拍了一张。

在植物园的出口处,

还看到一个背着大旅行包的小姐姐,

披着雨衣的身影,

渐行渐远。

所见孤独。

但有时也会碰到一些有趣的人,

她们会带给你预料之外的开心。

一位拄着棍子的姐姐和

另一位快走不动的大姐

在竞赛爬坡,

身后则是一群阿姨的大笑声。

所见喜悦。

其实一路上,

不是只有我们自己的喜怒哀乐

才值得铭记。

那些曾经触动过你的人和事,

同样是你旅行路上的一部分。

人生亦是如此,

遇到的每一份情感触动,

就像一只只五颜六色的千纸鹤,

都值得放进

一个叫回忆的罐子。

【芦林湖】

绕着芦林湖转了一圈后,

便开始了回去的路

虽然有好几公里的山路,

但是一路上的道路都非常整洁,

走在这样的雨后小路,

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回去时的沿途风景。

这一刻,

我才有最强烈的感觉,

感觉自己正在旅行的路上。

甚至有一刻,

都不希望这条路有尽头。

深邃的路。

一个人独自行走的时候,

才能体会到与这个世界的连结,

立足于天地间,

怀着虔诚的心,

感受万物,

拥抱自然。

潺潺溪流。

庐山此行就此告一段落了,

最让我留恋的是,

告别芦林湖之后,

那一段沿着公路漫长的行走,

是我想要的旅行的样子。

即使再回到喧嚣繁华的都市生活,

安静而美好的感觉,

也不会散去。

偶尔被人情事故叨扰的时候,

它会在心底被唤醒。

无论身处何境,

但愿我们,

都能在心里留有一条通往旅行的路。

离开前最后一张照片。

-end-

(文中所用图片均为聆风原创,

如需挪去私用,

还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