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史记注解》之乐书2

治道亏缺而郑音兴起,封君世辟,名显邻州,争以相高。自仲尼不能与齐优遂容于鲁,虽退正乐以诱世,作五章以刺时,犹莫之化。陵迟

治道亏缺而郑音兴起,封君世辟,名显邻州,争以相高。自仲尼不能与齐优遂容于鲁,虽退正乐以诱世,作五章以刺时,犹莫之化。陵迟以至六国,流沔沉佚,遂往不返,卒于丧身灭宗,并国于秦。《史记注解》之乐书1

天下间的礼仪制度遭到了破坏于是人心中的野心也就开始不断膨胀,诸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于是不断去兼并各国,以此来凸显自己的强大实力。

自从孔子被齐用歌女离间了和鲁王的关系之后,他便开始隐居专心整理音乐以此来教化世人,写作来记录当时环境中的不足,希望能够改变这样的局面,但是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

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战国时代,诸侯王们沉迷于享乐,一点都不想着恢复以往的制度,于是最终自己被诛杀,封地被兼并,天下最终被秦统一。

秦二世尤以为娱。丞相李斯进谏曰:“放弃《诗》《书》,极意声色,祖伊所以惧也;轻积细过,恣心长夜,纣所以亡也。”赵高曰:“五帝、三王乐各殊名,示不相袭。上自朝廷,下至人民,得以接欢喜,合殷勤,非此和说不通,解泽不流,亦各一世之化,度时之乐,何必华山之𫘧耳而后行远乎?”二世然之。

秦二世更是过度的放纵自己的欲望,丞相李斯劝谏说放弃《诗》《书》这些礼仪制度,极力追求享乐,面对这样的君王,贤良的宰相伊尹也要担忧,在日常生活中每天不断积累过错,昼夜不停的享乐,这就是纣王灭亡的原因所在。

赵高说五帝、三王上古之时的贤王,他们舒缓自己情绪的方法不同,彼此也没有相互继承,但是上到大臣,下至百姓,他们都很开心,彼此间都很和睦,这也说明追求情感的舒缓,享受美好生活这是人的本能,但是他们却都能够治理好自己统治的辖地,让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既然五帝、三王都可以做到这些,大王为什么就做不到呢,秦二世认为赵高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