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恤衫2欧元,手提包5欧元,手机壳0.99欧元。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正大规模涌入欧洲市场。据欧盟委员会统计,每天约有1200万个快时尚服饰、儿童玩具或电器等商品的电商包裹抵达欧盟。这些产品九成以上来自中国,大多通过拼多多旗下的Temu、Shein及阿里巴巴旗下Aliexpress等中国电商平台销售。对此,欧盟于上周四做出决定:取消来自第三国的包裹150欧元的免税限额。这一政策的背后,就是打击中国电商平台的崛起,阻止“中国廉价商品潮”。

实际上,欧盟委员会在2023年曾提议,将价值低于150欧元的商品免征关税的政策推迟到2028年中期。除了取消免税额度外,欧盟还计划对每个寄往欧盟的小包裹收取2欧元的固定费用。但是,最近中国包裹不断增长,德国等国家带头要求欧盟提前对低于150欧元的商品征关税,以保护本国企业。
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国的商品。据欧盟委员会统计,2024年,价值不超过150欧元的电子商务进口商品中,91%来自中国。自2023年以来,这一数字已翻了一番多,从19亿件增至41.7亿件。去年,欧盟共进口了约46亿件包裹,比2022年增长了四倍。

不过,为了防止中方反制欧盟产品,比如法国的奢侈品和红酒在中国泛滥成灾,德国的机械制造、化工产品和汽车抢占中国市场,以及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国家也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在中国横行霸道,欧盟已经想出了理由——中国廉价产品质量不过关,而且由欧盟各个游说组织制定报告。
“Temu平台上约有62.4%的产品不符合欧盟法律规定,”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就这样得出结论。该机构从年初到11月初对511种产品进行审查。这些产品包括LED灯、无线耳机、路由器和电源适配器。CE标志——表明这些产品不符合欧盟所有要求——经常缺失。
德国商品检验基金会在10月底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测试了来自Temu和Shein的162种产品,包括珠宝、婴儿玩具和USB充电器。所有受测产品均来自第三方卖家,并通过这两家在线市场销售。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产品不符合欧盟安全要求,其中四分之一甚至被列为潜在危险产品。其他几项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并且还考察了其他平台,例如速卖通(AliExpress)和TikTok商城。
10月初,德国联邦卡特尔局对Temu启动了调查程序,指控其可能对德国市场施加影响并操纵价格。“此类行为可能构成对竞争的严重限制,并最终导致其他销售渠道的价格上涨,”德国联邦卡特尔局局长安德烈亚斯·蒙特解释道。

说到底,欧盟要跟随美国打压中国商品!
美国此前也曾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商品进口征收类似规定。自8月底以来,此类包裹已与其他原产国商品一样,需缴纳相同的进口税——这导致进口量下降。
欧盟委员会主席塞夫科维奇称,原计划于2028年取消最低限额的关税,现在将提前至2026年第一季度生效。这是欧盟“在贸易形势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加强自身地位的“决定性一步”。
欧盟的最终目标:遏制来自中国的廉价包裹涌入!
欧盟各国把欧洲零售商业绩低下,工作岗位流失,怪罪中国商品大量涌入。欧洲还质疑中国产品的不公平,称看似轻松愉快的购物体验,实则是一个以牺牲工人、环境和欧洲税收公平为代价的数十亿欧元产业。
据德国零售联合会预测,Shein 和 Temu这两家中国电商平台今年仅在德国就将创造约33亿欧元的收入。而且,这一趋势“正在强劲增长”。

尽管德国及欧盟打压手段不断增加,但中国平台仍在经历着巨大的增长!
Shein 和 Temu 正在不断完善他们的策略:他们分析数百万用户的购买行为,每秒推送个性化广告——从而制造出一个令人上瘾的点击和消费循环。
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Temu在2025年上半年在欧盟的月活跃用户平均达到1.15亿,其中约2000万来自德国。而Shein的月活跃用户甚至高达约1.45亿,约占欧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两个平台在短短六个月内都实现了约12%的增长!

青木认为,中国廉价商品固然质量有待提高,但这背后是欧洲制造自己的竞争力在下降。由于生产力水平跟不上中国制造,还有各种税收等额外成本高昂,欧洲产品价格不断飙升,且技术含量每况愈下。
最重要的是,欧洲经济和政治危机,民众面临高物价的困扰,消费能力大幅下滑,而中国廉价商品在他们眼里可谓“物美价廉”,有一种“像百万富翁那样购物”(Temu的广告词)的体验。根本原因是欧洲各国政府提升经济和社会能力不足。
当然,中国电商平台也应该走出纯粹的拼低价的战略,向品牌建设、提升质量和保持一定的价格优势,并提升工人工资等综合战略前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