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闪婚不罕见,可这桩闪婚却如荒诞剧。河南程先生一家为儿子结婚豪掷 20 万,谁料新娘和亲属全是 “演员”,背后藏着怎样的惊天骗局?一起来看。
【正文】
河南新乡的程先生,30 岁还未婚,成了家里的心病。父母为让他早日成家,求助 “圆梦婚介所”。很快,婚介所介绍了一位河北姑娘,见面时女方还带着 “母亲”。双方相谈甚欢,“亲家母” 也热情催促,于是,从相亲到领证,仅仅 3 天就完成了。程家按习俗给了 16 万彩礼,加上办婚宴、买三金等,总共花费 20 万。
本以为喜事临门,可婚后没几天,新娘称回娘家便一去不返,电话不接、微信拉黑。程先生一家赶到女方老家,竟发现当地村民压根没听说过这家人。深入打听才惊觉,相亲时的 “母亲” 和婚礼上的 “姑姑”,都是婚介所临时雇来的 “演员”。更离谱的是,半年前,该女子就通过同一家婚介所,与另一位男士闪婚,收了彩礼后消失不见。
这并非个例,骗婚产业链已形成套路。他们瞅准大龄青年及其家庭 “恨娶”“恨嫁” 心理,以高额彩礼为诱饵。部分婚介所也丧失底线,只图赚取中介费,对会员信息不严格审核,甚至与骗子狼狈为奸。一些 “新娘” 团队分工明确,有负责扮演亲属的,有负责相亲周旋的,屡屡得手。
【结语】
面对 “闪电式婚姻”,专家提醒务必核实对方身份信息,拒绝不合理逼单,保留好财物往来证据。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婚介行业监管,让骗婚黑手无处遁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