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启之境”创始人马骥
小米集团前副总裁马骥的创业项目“光启之境”完成2亿元的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弘晖基金、鼎晖VGC、顺为资本联合领投,正轩资本、同歌创投、敦鸿资产、英诺天使等多家机构跟投,深渡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马骥在小米工作11年,历任MIUI系统负责人、互联网业务部总经理、新零售事业部总经理等职,是公司早期成长的重要见证者与推动者。他被业界视为一位“能打硬仗”的实干型管理者。“在小米的11年里,我‘创业’过不止一次。”马骥坦言,这些经历为他积累了宝贵的从0到1经验,也让他更加清楚创业真正的挑战。
2024年11月,马骥正式离开小米。不到半年后,他创立了光启之境,目标是打造一款面向大众消费者的AI智能影像硬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降低创作门槛,让普通用户无需理解复杂参数或进行后期处理,也能轻松拍出风格化、高质量的影像内容。
在智能手机拍照能力已高度成熟的今天,马骥认为,“用户缺的不是设备,而是创作能力。”他进一步解释:“AI的价值,不只是记录世界,而是帮助人思考,帮助用户更好地表达美感。如今绝大多数摄影设备解决的仍是‘记录’的问题,但真正的创作环节依然复杂。要想让用户不费力地获得好看的影像,这才是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需求。”
他观察到,用户对“好看”的追求没有边界。近几年,大疆、影石等公司推出的Pocket3、Insta360等产品爆火出圈,验证了影像硬件赛道依然存在新物种的机会;而富士相机与胶片市场价格持续飙升,也说明用户愿意为独特审美与风格体验买单。
“光启之境的解决方案分三块:硬件、软件和自研AI垂直模型。”马骥介绍说。团队将自研AI模型聚焦在“如何拍出社交媒体上流行的风格”,并通过垂直数据训练,让AI学会“follow美”,理解并生成符合主流审美的构图与光影效果。
选择“软硬结合”的模式并非偶然。他强调,“在AIToC创业领域,软硬一体化是最好的范式。单独的软件、硬件或AI能力都容易被复制,但三者融合才是壁垒。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极强的系统整合与用户体验把控能力。”
比如,现在很火的Plaud,单看它的每一个功能,录音、转写、摘要,都不新鲜。但组合在一起,并通过场景化和体验的打磨,估值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这说明复合创新才是真正的机会。
目前,光启之境的首款产品正在研发中,预计定位中端价位,计划于2026年正式发布。
投资方普遍认为,这一团队兼具深度技术实力与消费电子经验。
弘晖投资团队表示:“马骥及团队拥有从用户洞察、产品定义到落地交付的全流程能力。弘晖期待成为其创业的长期伙伴,推动科技服务美好生活。”
鼎晖VGC表示:“我们坚定看好AI+影像领域的创新方向;马骥及创始团队是一只具备战略眼光和卓越执行力的团队,精准洞察市场痛点,并具备多款产品从0到1及商业化的成功经验;我们期待光启之境在AI影像领域大放异彩,让科技与美更好服务用户。”
顺为资本表示:“马骥是一位兼具深刻产品洞察力的产品经理与超强执行力的优秀管理者,我们非常看好AI与硬件结合的新方向。”(文|智客ZhiKer,作者|郭虹妘,编辑|陶天宇)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Barron's巴伦中文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