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猪若终生不杀,最终能长多重?2003年,浙江一老汉买下幼猪,此后一直未能宰杀

猫猫背九九 2025-07-07 20:18:16

一头猪若终生不杀,最终能长多重?2003年,浙江一老汉买下幼猪,此后一直未能宰杀,2008年,猪被送往寺庙进行洗礼,2012年,猪王走完了一生,当地居民不仅为它举行了葬礼,还专门定制了雕像,而它的经历也成了当地人口中的一段佳话....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3年,浙江泰顺县瑞昌村的集市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在众多牲畜中,驻足在一个不起眼的猪圈前。 圈中一头约莫45斤重的小猪被挤在角落里,瘦弱不堪,与同窝的小猪相比明显势单力薄,老人眼神一动,忽然生出怜惜,几番打量后,花了几十元将它带回了家。 村里人最初都以为他不过是想养肥宰杀换点现钱,毕竟这是农村常见的生计方式,但出人意料的是,这头小猪竟被他视作家人一般对待。 他精心喂养,每天清早便起身准备饭食,喂以新鲜青菜、米糠混合的细粮,甚至连桌上的剩饭也不忘分它一份,天冷时,他给它盖上被子,天气炎热便给它冲水降温,他与猪朝夕相处,时间久了,竟发展出一种默契的依赖。 这头猪的成长速度远远超出常理,短短半年,体重就已突破300斤,一年后达到500斤,到第三年,它的体型已庞大得几乎站不稳,最终稳定在1100公斤,成为全村闻所未闻的“猪王”。 它的眼睛被厚重的脂肪挤得眯成一条缝,但反应却颇为灵敏,对人的情绪尤其敏感,有人说它听得懂话,别人称赞,它便哼哼回应,若是被呵斥,便扭头走开,似乎懂得赌气。 随着猪王的日渐庞大,老人的生活也变得艰难,一方面是体力衰退,难以照料如此巨大的生灵,另一方面,家中经济窘迫,债务压身,到了2008年,在亲属的催促下,他忍痛决定将猪卖出换钱还债,买家出价一万元,将猪王拉往镇上准备宰杀。 可这桩交易在最后关头发生了变化,消息传出后,村民纷纷议论不休,认为这头与众不同的猪有灵性,是祥瑞的象征,杀之不吉。 一位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坚决反对宰杀,还提议众人筹钱将猪赎回,几日内,村民竟真筹齐所需款项,将猪从屠夫手中救下,并合力将它送往附近的莲峰禅寺,希望它能在清静之地安度余生。 莲峰禅寺的住持未曾料到会迎来这样一位“特殊住众”,但也因缘际会,将其收留,并按寺规为其剃度赐名“珠王”,寓意纯净有福之意。 僧人们为其修建了一间简易水泥房,铺上干草,供其休息,每日早晚诵经声中,珠王在寺中悠然生活,香客纷至沓来,有的摸其求福,有的施舍香火钱作为供养,珠王不再是一头寻常的家猪,它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村民情感的寄托。 猪王的存在也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有电视台远道而来拍摄纪录片,也有画家希望购得猪皮制成画作,被住持婉言谢绝,在这些年中,猪王虽未曾再踏出寺门,却已然成为地方奇闻,村民提起时,皆以敬意称之。 2012年夏天,珠王因年老体重过高引发的器官衰竭,于清晨静静离世,寺中僧人为其诵经超度,村民闻讯后自发赶来吊唁,在一致商议下,人们为它建造了一座雕像,立于村头,如今已成为瑞昌村的地标。 珠王的一生,既是偶然中的必然,也是人性光辉与命运交汇的产物,从一个被挑剩的小猪仔,到体重超越常理的巨兽,再到寺中香火缭绕、雕像屹立的“传奇”,它用沉默诠释了一段跨越物种的温情故事。 在人们的记忆中,它不仅是一头猪,更是一段生命值得被尊重的象征,而所有这一切,源于一个老人年少买猪时的那一念不忍。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凤凰网《体重2000斤活了9年“猪王”寿终正寝》

0 阅读:73

猜你喜欢

猫猫背九九

猫猫背九九

猫猫背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