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女子1988年丢了儿子,为了找娃,她跟丈夫离了婚。32年后,她终于在四川找到了儿子。谁料,刚见面,儿子却说“妈妈,我见过你。” 事情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午后,丈夫带着嘉嘉出门散步,天气炎热,孩子喊渴,父亲进酒店买水,就这么几分钟的功夫,孩子就消失了。回到家,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李静芝彻底崩溃了。那个年代没有监控,没有网络,一切线索都像石沉大海。 为了找孩子,她辞了工作,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投入寻子路上。骑着自行车,一张张发寻人启事,哪怕只是一点点模糊线索,她都会立刻赶去核实。丈夫开始还跟着找,后来觉得生活总要继续,劝她再要个孩子重新开始。但李静芝不能接受,在她心里,嘉嘉是独一无二的,不能被任何人替代。 两人矛盾越来越大,最终选择了离婚。李静芝一个人踏上了漫长的寻子之路,这一走就是32年。 她的脚步遍布全国各地,加入各种寻亲组织,参与别人家的寻找行动。进入网络时代后,她在网上发布信息,接受采访,参加寻亲节目,还把DNA录入公安数据库。 她始终相信,只要没有确凿的死亡消息,孩子一定还活着。也许某个夜晚,他会突然想起亲生父母的模样,那一刻他们就能相认。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四川,嘉嘉被改名毛寅,在一个普通家庭长大。养父母婚后多年无子,把他当掌上明珠抚养,生活安稳,接受良好教育。 养父母没有隐瞒他的身世,他虽然对亲生家庭充满好奇,但无从下手,只能偶尔看看电视上的寻人节目,试图寻找蛛丝马迹。有一次,他看到一位陕西母亲在节目中讲述失子经历,那女人脸上的悲痛莫名让他心悸。他觉得她的眼神太熟悉,但又无法解释这种感觉,只是把这印象藏在心底多年。 直到2020年,公安系统通过DNA对比,终于捕捉到这条深藏多年的血缘联系。当通知发出时,李静芝几乎不敢相信,她怕再次被希望骗倒,但又无法控制内心的激动。这一次,她依旧带着那些泛黄的寻人启事,只身前往四川。 此时的她,和32年前那个失魂落魄的年轻母亲相比,头发早已斑白,但眼神依然坚定。推开公安局DNA认亲办公室的门,她看到了那个男孩,一眼就认出,那是她的孩子。他的眉眼像极了父亲,脸部轮廓却有她年轻时的影子。 几秒之后,男孩突然跪下,眼泪夺眶而出,哽咽着开口:“妈妈,我见过你。”原来,他曾在电视上见过母亲,那个让他心悸的女人,就是他的亲生母亲。母子的牵挂从未断过,只是命运让他们走了最远的路,才得以重新相聚。 这场分别32年的母子重逢,就这样在万千沉默中开始。那一年春天的相认,像是命运终于给予她的回报,32年的等待,不是童话,而是她用尽全力走出的真实人生。 李静芝的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最深沉的爱,就是母爱。即使相隔千里,即使时光荏苒,血浓于水的亲情永远不会断。 有时候我们抱怨生活的不如意,但想想李静芝,32年如一日的坚持,她从未放弃过希望。这份坚持,这份信念,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往往容易放弃,容易妥协。但真正的爱,真正的坚持,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 你们觉得,如果是你们遇到这样的情况,还能坚持32年吗?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也欢迎分享身边类似的感人故事。 信源:人民日报——终于找到你!这一声“妈”,她等了32年
陕西一女子1988年丢了儿子,为了找娃,她跟丈夫离了婚。32年后,她终于在四川找
山河蕴含力量
2025-07-06 23:58:3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