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贸易战
我看到有人在转说通用汽车清理供应链中的中国零部件。我想说,这就是新闻学。按照相同
我看到有人在转说通用汽车清理供应链中的中国零部件。我想说,这就是新闻学。按照相同的逻辑,其实上汽通用也在清理供应链中的美国进口零部件。原因很简单,中美贸易战互加关税后,政治不稳定性导致的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在强化中美两地的本地化供应链的进程。谁也受不了零部件进口价格一下子增加100%关税的冲击。新闻中的通用汽车,指的是通用北美工厂。连道朗格都没活过贸易战。最近的安世芯片事件的冲击是最大的,因为上汽通用基本没有受到安世芯片的冲击,因为国内供应基本可以保障,个别芯片也有成熟的切换机制。但是中国政府对安世芯片的出口管制直接掐掉了通用汽车北美的采购计划,这个冲击是非常明显的。当然相比于欧洲车企,北美车企受到的冲击会小一点,但是少一个芯片车子就没法卖也是事实。所以我估计这就是这个新闻的由头。汽车产业是一个长周期投资的产业,所以对于政策稳定性的需求很高。美国政府从川普第一任就开始说要去中国化,但是没人和赚钱有仇。中国稳定的产业链优势和人才优势反而在扩大对美国的出口,所以我特别和北美的工作朋友聊了一下,他们没有收到关于文中这样的政策文件。目前上汽通用的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率是95%以上,发动机的国产化率大概在99%以上(含合资企业的中国工厂)。关税战的时候识别出来的高价值美国进口零件就4个,影响金额大概在2000万以内。所以相比之下,中国目前的去美国产地化和去欧洲产地化做的更彻底吧,或者应该叫本地化更合适。
一觉醒来,中美贸易战全面“熄火”和谐得有点让人头皮发麻!
兄弟们,你真的没看错,也没听错,早上一起来,我才发现中美贸易战一夜之间全面停火了,哥俩和谐得让人头皮发麻!当我们正习惯于中美相互伤害,特朗普大叔被中国“稀土”大棒打得不断说软话,好好体验一把“实力地位”时,国际...
特朗普高调庆祝,中国一句话不多,但这场中美贸易战实际胜负已分
实际上,中美峰会真正谈的,不是几个贸易项目,而是“未来的趋势”。谁能看懂趋势,谁就能看懂这场博弈的胜负。那这次峰会的趋势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胜负已分。我们先来看看美国那边公布的成果。特朗普在会后特别得意,他...
一则广告引发的“贸易战”特朗普用10%关税炮火拒绝加拿大道歉
美加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双边贸易伙伴,其经贸关系的波动不仅影响北美供应链,更牵动全球市场神经。2022年美加货物和服务贸易额超9000亿美元,汽车制造、能源供应等核心产业高度依赖跨境协作。加拿大对美保持着360亿美元的贸易...
终于理解,为什么“中美竞争”好多国家站队美国了,答案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因为在一
终于理解,为什么“中美竞争”好多国家站队美国了,答案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因为在一开始,他们觉得站队中国的风险太大了,会输,所以就纷纷选择支持美国。现在中美关系越来越紧张,从贸易战到科技争端,好多国家得选边站队。不少人觉得这是因为美国实力强,但说到底,很多国家就是怕输,怕支持中国后被美国整垮经济。最直接的顾虑是经济上输不起,美国主导全球经贸体系几十年,好多国家的经济命脉早就跟它绑在了一起,敢跟美国掰手腕,分分钟就得吃大亏。越南就是典型,对美出口占了GDP的三成,美国一抬手把关税从近乎零涨到20%,越南的家具、纺织品立马就卖不动了,工厂倒闭了一堆,政府只能赶紧听话妥协。柬埔寨更惨,58%的出口都靠美国市场,美国加征关税后,出口直接跌了快四分之一,连吃饭的产业都快保不住了,哪敢冒着被断市场的风险站队中国。更别说美元体系的威力,好多国家的外汇储备、国际贸易结算全靠美元,美国要是冻结资产、切断结算通道,国家经济都可能停摆,这种风险谁也不敢赌。安全上的怕输更现实,美国经营了几十年的同盟网,早把“跟着我有保障”的印象刻进了不少国家心里。日本、韩国就不说了,美军基地直接扎在国土上,安保条约签了一层又一层,他们觉得离了美国的保护,自己根本扛不住地区安全压力,哪怕知道美国把自己当棋子,也不敢轻易松绑。菲律宾也是,马科斯政府一边喊着要发展对华关系,一边又把美军请到军事基地,搞万人规模的“肩并肩”演习,说白了就是怕站队中国会失去美国的军事承诺,万一有摩擦得自己扛,这种“输不起”的焦虑让他们只能往美国怀里钻。反观中国倡导的安全倡议,虽然理念好,但毕竟没经过几十年的实战和联盟检验,在这些国家眼里不如美国的航母和导弹“实在”。美国还靠着话语权霸权,把“中国会输”的印象灌输给了不少国家。CNN、BBC这些媒体天天渲染美国的经济优势,说美国GDP比中国多八九万亿美元,又夸大中国的“风险”,把正常的技术发展说成“威胁”。国际组织里更是美国说了算,WTO的规则、IMF的投票权,大多向着西方,好多国家觉得在这套体系里跟美国作对,肯定会被穿小鞋,比如在贸易纠纷里吃亏、拿不到援助资金。德国在华为5G问题上的摇摆就是例子,明明知道华为设备更划算,却架不住美国的舆论施压和技术封锁威胁,最后还是限制了华为,怕自己在芯片、汽车市场上被美国报复,输了技术和市场主导权。还有种“随大流”的怕输心态,国际政治里“跟赢家走”的潜规则太根深蒂固。当多数国家都觉得美国胜算大时,谁也不想当那个“出头鸟”先站中国,怕最后中国没赢,自己反而成了美国的打击目标。就像东南亚一些国家,私下里跟中国做着不少生意,但公开场合还是得跟着美国的调子走,怕被贴上“亲华”标签,引来美国的关税报复或制裁,这种“明哲保身”本质上还是怕输——怕输了现有的国际地位和美国给的“好处”。其实这些国家心里门儿清,中国的市场和合作诚意很诱人,但短期的风险和对“输”的恐惧,还是压过了长期的利益。他们选美国不是因为美国多好,而是觉得选美国输的概率小,选中国输的代价太大。只是国际竞争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等中国的实力和体系进一步站稳脚跟,这些“怕输”的国家,恐怕得重新掂量掂量了。
如果说俄乌战争是刀光剑影,那么中美贸易战就是内径交锋!
中美贸易战犹如 太极拳较量,看似柔和缓慢,实则内劲十足。双方都在寻找对方的压力点,试图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让步。从2018年美国对华加征301关税以来,中国对待贸易战的态度是一贯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