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有认真去看一下、对比一下雷总的发布会讲解风格和友商发布会的讲解风格,就很容易发现雷总在讲解产品的时候很少像友商那样故弄玄虚。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介绍汽车轮胎噪音消除系统的时候,雷总的表述是“说人话,就是加了层隔音棉”;而友商在介绍整车静谧性时的表述是“全车150多项的声学材料的运用,260多项的噪音的优化”“超越百万豪车的静谧性”“达到千万级豪车的静谧性水平”……
再拿图片中这位大姐的视频对比一下,这模仿的根本不是雷总,而是余总。
但事实其实并不重要。
根据道金斯的模因理论(Meme Theory),文化符号的传播遵循“变异-选择-保留”规律。雷军的发布会风格作为高传播性模因,在传播中发生适应性变异是必然的,但如何筛选、保留变异的结果却是可以干预和操控的。把不利于雷军、丑化雷军、泛娱乐化解构雷军企业家形象的变异结果筛选、保留,然后利用算法构建的信息茧房不断加强群体极化,完成对筛选出来的负面模因的病毒式传播——这是最近小米、雷军经常莫名其妙陷入各种无聊、奇怪争议背后的理论逻辑——变异是自然发生的,但选择、保留、强化都是人为操控的。
像这位以为自己在模仿雷军发布会风格的大姐,可能出于好玩、可能出于流量,她被经过筛选、保留的负面模因影响,变异出一个更具影响力的负面模因,我相信她本人对雷军对小米不会有多少恶意,但它变异产生的这则负面模因势必会被那些对小米、雷军充满恶意的友商选择、保留、强化………
虽然事实层面上,多次变异的模因跟雷军真实的发布会风格早已严重脱节,甚至完全张冠李戴(比如把友商“故弄玄虚、堆砌数据、夸大对标”的话术安到雷军头上),但在算法持续推送的信息茧房里,这种失真的模因反而会成为公众对“雷军发布会”的刻板印象——原本以“通俗、真诚”为核心的符号,逐渐被“搞笑、浮夸、故弄玄虚”的标签覆盖,而这正是恶意操控者希望看到的结果。
公关面对这种情况真的很无解,对变异模因本身进行投诉很容易陷入「模因增殖」,加速负面模因的传播,坐实本来严重失真的负面模因;你不去管它,它就永远顺着黑公关操控的方向去「筛选」「保留」「强化」。
最终,这种模因操控会变成一场“消耗战”:小米要不断应对无中生有的争议,耗费精力去澄清;而恶意操控者只需低成本地制造、筛选负面模因,就能用最小的代价,持续干扰小米的品牌认知。而且只要算法还在偏好“有话题性、有冲突感”的内容,只要还有人愿意为流量去复制、变异这些模因,这种“无解”的困境,就会在一次次新品发布、一次次热点事件中,反复出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