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肾囊肿,是这 2 处出问题了! 很多人在体检时查出肾囊肿,或是出现腰部胀痛、血

肾囊肿,是这 2 处出问题了! 很多人在体检时查出肾囊肿,或是出现腰部胀痛、血尿等症状,进一步检查确诊。不少人面对肾囊肿,要么选择定期观察,内心却忧心忡忡;要么急于手术,术后又担心复发。其实,肾囊肿从中医角度看,不是简单的局部病变,关键在于体内气机不畅、脾肾亏虚,致使肾的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紊乱,从而形成囊肿。 要想真正调理肾囊肿,需先调畅气机、再补脾益肾,双管齐下才会有效果。 引发肾囊肿的主要因素有 “2 大气滞” 和 “2 大亏虚”: 第一滞:气滞血瘀 长期情志不畅,如焦虑、抑郁,或者腰部曾受外力撞击,会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影响血液运行,形成气滞血瘀。这类患者常见腰部刺痛,疼痛位置固定,劳累或夜间疼痛加剧,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第二滞:湿浊气滞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生,湿浊之气阻滞气机。患者会感觉腰部沉重、困乏,伴有腹胀、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脉象濡缓。 第一虚:脾肾气虚 中医认为 “脾主运化,肾主气化”,脾肾气虚,运化和气化功能减弱。这类患者除了肾囊肿相关症状外,还会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夜尿增多等表现,这是脾肾不能正常运化水液、固摄精微的体现。 第二虚:肾阳亏虚 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肾阳不足,无法温煦肾的气化功能。患者常感腰部冷痛,遇寒加重,四肢发凉,尤其是下肢发冷明显,面色苍白,脉象沉细。 针对 “气滞 + 亏虚” 这个关键,给大家分享一组兼顾通与补的中药方,既能调畅气机、化解瘀滞,又能补脾益肾,避免单纯行气或补虚的不足: 【基础方剂】木香,香附,川芎,益母草,泽泻,党参,白术,山药,菟丝子,肉桂,炙甘草 【方解】 木香、香附,行气解郁,调畅气机;川芎、益母草,活血化瘀,改善气滞血瘀;泽泻,利水渗湿,排除湿浊;党参、白术、山药,补脾益气,增强脾胃运化;菟丝子、肉桂,温补肾阳,恢复肾的气化功能;炙甘草,调和诸药,使补中有通,通中有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