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拾荒老人被工地老板收留6年,老人被家人接走时,工地老板林有威突然拦住准备离

鱼星语聊社会 2025-07-11 21:41:47

浙江1拾荒老人被工地老板收留6年,老人被家人接走时,工地老板林有威突然拦住准备离开的聋哑老人,大声说道:“别着急走,先把钱结清!”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林有威的办公桌最底层,压着一本已经发黄的工资本,本子不算厚,但每一页都写得密密麻麻,数字从第一页的500元起,一直延续到最后一页的113300元。   那是个平常的早晨,林有威正在杭州郊区的工地巡查,工人们议论纷纷,说最近常有个聋哑老人在工地边缘翻找废品,林有威起初没太在意,直到那天看见老人蹲在钢筋堆旁,动作娴熟地分拣着金属。   让林有威意外的是,老人并非胡乱翻找,而是在有条不紊地整理建筑废料,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显然对建筑工地再熟悉不过,一场意外突然发生,工地上方的木板意外坠落,林有威冲过去将老人推开,等到尘土散尽,他才看清老人黝黑的脸上,那双饱经沧桑的眼睛里透着慌乱与感激。   就这样,老人在工地住了下来,林有威给他安排了打扫卫生的活计,工资定在每月500元,第一次发工资时,老人手足无措,比划着想要退还,林有威拿出一个全新的工资本,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本子,示意可以帮他保管,从那天起,这本工资本就成了两个人之间特殊的纽带。   工资本的记录,见证着老人在工地的点点滴滴,他总是天没亮就起床打扫,食堂的地面被他擦得锃亮,灶台周围更是一尘不染,午饭时他会默默地给工人们添水,盛饭的勺子永远擦得干净,渐渐地,工友们不再把他当外人,会给他留下没喝完的矿泉水,打饭时总会多给他几块肉。   林有威在工资本上记录得很细致,除了每月固定的工资,还有节假日的红包、置办新衣的补贴,2018年后,其他工人都改用银行卡发工资,只有这本工资本始终保持着手写记账的传统。   春去秋来,工资本越来越厚,每个月月底,林有威都会把老人叫到办公室,仔细地登记新的数额,然后给他500元零花钱,老人总是接过钱,腼腆地笑笑,然后把剩下的钱交给林有威继续保管。   工资本上的数字不断增长,但老人的生活习惯始终如一,他住在工人宿舍最简陋的一间,自己的行李只有一个旧帆布包,唯一的变化是,他的眼神渐渐变得平静,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六年时光,在工资本上留下了一串串数字,也记录着一个无声老人与这片工地的深厚情缘,直到2022年初,工程即将结束的消息传来,工资本上的记录也将迎来最后一页。   2022年初的一天,林有威翻开工资本时格外凝重,工地即将完工,他不忍心让这位朝夕相处的老人再度流浪,经过反复考虑,他先将老人安顿在救助站,随后拍下了老人的照片和特征发到网上。   那时工资本上的数字已经超过了十万,六年来,林有威记录的不只是数字,更记下了老人的点点滴滴:春节买棉衣的支出、理发的花费、看病的费用,甚至连老人不小心打碎碗赔付的几元钱都一笔笔记得清楚。   意外发生在春节前夕,一个来自重庆的年轻人在网上看到老人的照片,激动地联系林有威,他说这是自己的二叔何志友,2006年在杭州火车站走失,一家人找寻无果十六年。   林有威不敢轻信,特意从老家赶回杭州,他带着工资本来到救助站,要求何家人当面核实身份,还坚持做了亲子鉴定,直到看见何志友在认出亲人时激动的泪水,他才确信这不是骗局。   这本工资本就此迎来最后一笔记录,林有威将六年来积攒的十一万三千三百元如数取出,码成整齐的钞票,他特意挑选了新钞,要让这份跨越六年的工资有个体面的交代。   交接工资那天,救助站的日光灯将钞票映得发亮,林有威将工资本摊开,让何家人看到每一笔收支都清清楚楚,而老人只是默默摸着那本陪伴了自己六年的账本,眼角有泪水在闪动。   临行前,何志友将工资本紧紧抱在怀里,这不仅是一本记账的本子,更是他在流浪岁月中难得的尊严见证,那一刻,林有威明白,这本旧工资本承载的不只是钱数,更是一份彼此的信任与温暖。   如今,这本工资本被何志友小心收藏在重庆老家的柜子里,据说他时常会拿出来翻看,手指轻轻抚过那些褪色的数字,那些数字背后,是他在工地度过的点点滴滴:清晨的扫帚声、午间的炊烟、工友们的笑脸,还有林有威每月准时的记账。   在重庆的新家里,何志友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他依然保持着早起的习惯,会把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邻居们都说,这位常年不语的老人,眼神格外温和。   而在杭州,林有威的办公桌下层空了一个位置,但那本工资本记录的故事,却在两座城市之间悄然流传,成为一段难忘的温暖回忆。

0 阅读:171
鱼星语聊社会

鱼星语聊社会

专注于社会频道,关注你的关注,欢迎顺便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