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武帝只杀了10多万青壮年,就导致匈奴一蹶不振了?这是因为汉军有个很“龌龊”的战术,那就是选择在每年春天进攻…… 这其实也和匈奴与汉朝完全不同的生存方式有关,因为匈奴是生活在漠北的草原,而且他们是游牧为生的,而春季到来之前的冬季,已经消耗了他们的大量物资。 春天对他们来说,既是休养生息的时候,也是他们最脆弱的时候,只说那些牲畜,在春天是她们怀孕分娩的季节,这也就代表着,许多马匹其实是不能上战场的。 再加上他们不仅需要接生,还需要转移牧场,牧民相对来说是比较分散的,而这时候攻打他们,不仅可以阻止他们继续强大,同样也是攻打他们的最好时机。 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和之前几次和匈奴对打有关,在汉初的时候,匈奴和大汉也是打过的,而且那时候的匈奴是极为强势的。 再加上大汉初立,需要休养生息,双方的实力不对等,为了能够休战,大汉这边还主动送去了和亲公主,来换取休养生息的机会。 只是匈奴那边却是完全没有这个想法,即便是大汉有心求和,匈奴也没有停下骚扰大汉的脚步,甚至是因为大汉主动求和而变得变本加厉,对大汉的袭击也是越发的肆无忌惮,似乎是笃定了大汉不能拿他们怎么样似的。 而匈奴则是在边境四处烧杀抢掠,用来充盈自身,那时候的匈奴在汉朝眼里也是十分强大的,尤其是他们的骑兵,所过之处简直就是鸡犬不留。 不过这样的情况在到了汉武帝时期,却是完全转变了,汉朝在经历了初创时期的虚弱期之后,到了汉武帝这时候,已经完全修养过来了。 但是匈奴那边的情况却是截然相反,因为匈奴基本上每一年都要征战,这也就导致他们的战力也是耗损极大的。 即便打的是胜仗,但是对于匈奴也是耗损的,汉武帝时期却是兵强马壮,而且还有危情这一大将,之后更是有了霍去病。 汉武帝本人脾气也是十分火爆的,尤其是大汉在匈奴的连年骚扰下也早已经是烦得不行,到了汉武帝这时候的,已经完全不想着和谈了。 而且那些匈奴大概是前几年的时候太顺利了,在面对汉武帝的时候说话也是毫不顾忌。 明明他们自己的实力也有些不济了,但是在过来和谈的时候却是狮子大开口,不仅要钱要粮,还要汉武帝送公主去和亲。 这话一出,汉武帝怎么可能还忍得了,当即就拒绝了,匈奴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衅,而汉武帝也觉得以大汉的实力已经没有必要再惯着这些匈奴了。 既然要打匈奴了,自然就要把他们给研究的透透的,这一研究就发现,那些匈奴每每出兵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秋季。 众所周知,在打别人的时候,肯定是自身实力最强的时候,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秋季就是那些匈奴最强的时候。 而汉武帝建立的军事情报系统也发现了匈奴的弱点,那就是春季,春季的匈奴可以说是最虚弱的时候。 这都发现弱点了还等什么,自然朝着他们的痛点使劲打,春季虚弱,那就年年春季的时候去打他们。 而在战斗的时候,也是准确击杀匈奴人口中的青壮年男性,这一招简直就是釜底抽薪,直接把匈奴人都给打怕了。 节节败退不说,春季战对于匈奴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不仅他们的许多战略要地被占领了,人也是死的死伤的伤,别说再打回去了。 最后那些匈奴一部分人归顺,一部分则是败退的了贝加尔湖边,春季战不仅是让他们的战斗力下降,连生育率也是变的极低,更是影响了好几代人,说是春季战,但实际是就是灭种之战啊,直接就把匈奴给打垮了。 信息来源:《汉书》
霍去病去世之后,他唯一的儿子霍嬗有着怎样的结局呢?霍去病辞世之际,他的儿
【38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