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美战争爆发,中国最大威胁不是B21轰炸机,不是核动力航母,而是水底冷枪杀手“核潜艇”。
飞机再怎么隐身,飞在天上总得漏点影子吧?咱们的预警机、雷达站又不是摆设,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能盯着。可核潜艇不一样啊,它往海里一扎,跟鱼群混一块儿,电磁波根本穿不透海水,想找它?难如大海捞针。
就说这探测手段吧,飞机靠雷达,潜艇靠声呐。可声呐是啥?就像在大海里敲锣打鼓,听回声找目标。可现在先进核潜艇讲究个“静音”,发动机装消音瓦,螺旋桨用泵推技术,跑起来比海洋背景噪音还小。你猜怎么着?有些国家的核潜艇在水下开,连自家声呐都差点找不着——这要搁战场上,简直就是藏在暗处的冷枪手,冷不丁给你来一下子,防不胜防。
咱们的潜艇起步晚,早些年技术确实被卡脖子。上世纪那会儿,咱们的潜艇一出海,老远就能被外国声呐捕捉到,噪音大得跟敲铁皮桶似的,人家调侃“水下拖拉机”。可这些年咱们没认怂啊!马伟明团队搞出无轴泵推,噪音直接降了几个台阶;消音瓦贴得跟给潜艇穿棉袄似的,连深海里的鱼都未必能察觉;核反应堆小型化技术突破,潜艇能在水下猫更久,不用频繁冒头——现在的096战略核潜艇啥水平?外媒都猜测,静音性能直逼海洋背景音,藏在大洋里跟“隐身”没两样。
你说这玩意儿多吓人?战争里,制海权重要吧?可核潜艇能藏在大洋深处,随时从水下发射弹道导弹。你飞机飞过来,我能派战机拦截;航母开过来,我能派驱逐舰围堵。可核潜艇呢?它一发射导弹,等你知道它在哪,导弹都快落地了。这种“看不见的威胁”,比明面上的飞机航母更让人心里发毛。
咱们为啥拼了命发展核潜艇?就为攥住这根“定海神针”。以前咱们怕被人堵在家里打,现在有了能藏在大洋深处的核潜艇,谁要是想动歪心思,就得先琢磨琢磨:这水下会不会藏着几支“冷枪”?
说实在的,咱普通老百姓可能不懂啥叫“二次核反击”,但都知道——手里有底牌,腰杆才硬气。以前看新闻说咱们潜艇技术落后,心里直揪着;现在看一步步追上来,连国外都得承认进步,这劲儿就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