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一单亲妈妈身患癌症,临终前打算将11岁和8岁的儿子托付给亲戚,谁知亲戚们集体哭穷,拒绝帮其抚养,无奈之下,单亲妈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6年,湖南茶陵县人民医院肿瘤科的一间病房里,42岁的刘福兰靠坐在病床上,脸色蜡黄,身体骨瘦如柴。 她已经无力起身,只能望着窗外渐渐黯淡的天空发呆,手边放着一本病历和一张皱巴巴的纸条,纸条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电话号码,这是她这几天反复拨打的号码,每一个都代表着她的一线希望。 刘福兰的丈夫早在八年前就因病去世,那时小儿子还在襁褓中,丈夫走后,她独自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艰难度日。 没有一技之长的她,在县城里四处找活干,从早到晚穿梭在餐馆、市场和缝补铺之间,只为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即便如此,两个孩子总是衣着整洁,成绩优异,她经常在深夜里给孩子缝补破旧的校服,白天再一边擦干眼泪,一边继续劳作。 可命运从不放过那些早已被生活摧残的人,那年夏天,她在菜市场搬运蔬菜时突然口吐鲜血,被送往医院后,确诊为肝癌晚期,医生告诉她,最多只能再活三个月,她没有哭,也没有喊,只是呆坐在医院的长椅上一夜未眠,心里反复想着两个孩子的未来。 她知道,自己没时间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最后的时间里为孩子们找一个去处,她开始拨打亲戚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请求帮忙收养两个儿子。 电话那头,有的是沉默,有的是叹息,也有的干脆利落地拒绝,有人说自家孩子上学花销太大,有人说家里空间太小,实在无力再养别人家的孩子,甚至连她最亲近的堂亲都直言无法相助,让她“自己想办法”。 她的指尖因化疗而浮肿,拨号时一度颤抖,但她不敢停,她知道停下了,就真的没有退路了,每一次失望之后,她又强打精神拨下下一个号码,那几天,她几乎耗尽了最后的体力,只为了给孩子留下一丝活路。 在无法指望亲戚的情况下,她转而向社会求助,她恳求护士帮她联系媒体,希望通过网络视频找一户愿意收养两个孩子的人家,唯一的请求,就是不要把两个孩子分开。 她在镜头前一遍又一遍地鞠躬,哽咽着表达自己的心愿,说到一半便气力不支,被护士扶回床上,这段视频发布后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评论区里写满了对她的不舍与感动,许多人表示愿意捐助,也有不少家庭愿意收养孩子。 远在广州务工的尹世民正是在这个时候看到视频的,他是刘福兰的外甥,从小由刘福兰一手照料长大,视频中那个病弱、形销骨立却还在为孩子奔波的女人,唤起了他所有的童年记忆,他没做过多犹豫,立刻请假,从工地赶回湖南。 当他出现在病房门口时,刘福兰愣住了,他走到病床前,跪下握住她的手,用行动给了她最安稳的答案,他愿意承担起照顾两个表弟的责任,不管生活多苦,他都不让他们兄弟受委屈。 尹世民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当地民政部门了解情况后迅速介入,为他们安排了相邻的廉租房,并提供生活补助与教育资源,妇联与志愿者们也纷纷前来帮忙,为两个孩子送来学习用品和日常所需。 刘福兰在病床上度过了生命最后的几个星期,她把为孩子攒下的两万元低保积蓄交给外甥,把孩子的衣物一件件叠好,用发钗缝牢扣子,在毛衣袖口绣上名字,她不舍,但终于可以安心了。 去世前一夜,她握着孩子的手,眼神温柔而平静,她没能等到孩子们长大成人,但她为他们争取到一个相对安稳的起点。 几年后,孩子们已经在新的家庭中继续求学生活,邻居常常能看到他们一起上学放学,晚上轮流做饭洗碗,母亲的身影已然消失,但她留下的爱,像灯塔一样,照亮他们的前路,那一场与命运的抗争,她最终为孩子赢得了尊严与未来。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网——湖南临终托孤癌症妈妈去世 生前最不想孩子分开
2016年,湖南一单亲妈妈身患癌症,临终前打算将11岁和8岁的儿子托付给亲戚,谁
猫猫背九九
2025-07-09 23:39:40
0
阅读: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