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量化的职业都能被AI取代人类的护城河在于面对未知
可以被量化的工作,最终都会被AI取代?
《哈佛商业杂志》的一篇长文,说透了一个残酷的情况:AI终将渗透每个行业,唯有那些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才能幸免,因为在这些领域,结果难以被简单量化。
为啥AI能这么厉害?因为它干活就三步:1. 定义任务并收集数据 2. 设个目标 3.砸算力。
当AI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任何可以被量化的活动,也都可以被AI自动化。
这个过程甚至还在被不断加速。现在,模型已经能够生成无限合成样本,如覆盖各种极端场景的虚拟“行驶里程”。
甚至AI本身也将作为低成本测量工具,被部署于手机、汽车等各类设备,捕捉曾因成本或实操难度无法量化的现实信号。
在这种势不可挡的趋势之下,人类的“护城河”将集中在那些充满模糊、不确定的领域当中,可能包括:创业公司如何扩张、控制新型病原体、拍摄爆款电影……
除此之外,那些涉及隐私、道德、需要解释原因的领域,AI可能也无法替代。
对于企业来说,更不应该只关注那些可以被量化的指标,更要关注那些“倔强地无法被计算”的特质。
正如Bose公司的创始人Amar Bose所做的那样,当别人只关注音响的参数时,他却专注于音乐在真实房间里听起来如何。
这种质量是任何现有指标都无法衡量的,但却因此改写了音频行业的规则。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