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劝和失败,普京铁了心要打垮乌克兰。在最新一轮美俄元首通话以后,特朗普表示很沮丧,双方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特朗普想劝退普京结束俄乌战争,可普京非要战斗到底,直到打垮乌克兰为止,为什么特朗普一而再再而三的劝和俄乌却宣告失败,普京坚持到底的底气是什么? 最近俄军的攻势明显升级,火力延伸到第聂伯罗州等新地区,乌克兰的前线压力大幅增加。 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特朗普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量,逐步减少甚至断绝了对乌援助。 像爱国者导弹这种乌军依赖的武器出现断供,关键阶段连维护都跟不上。 美国还在关键时候掐掉星链通讯服务,导致乌军多次陷入指挥混乱,这种外援突然收紧让乌克兰局势彻底恶化。 美国急着退出,其实背后有自己的算盘。 从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用尽全力想结束俄乌冲突,其实是为了方便美国拿到这片土地上的丰富资源。 他安排了两手准备,计划和乌克兰、俄罗斯分别签矿产协议。 只要战争一结束,不管哪边获胜,美国企业就能名正言顺介入当地油气甚至稀土开发。 像埃克森美孚重返俄罗斯油田,或者欧美资本直接染指乌克兰矿产,这一切都只需战争停止作为前提。 但这笔经济账终究没那么容易算。 普京坚决不同意让美国从中渔利,泽连斯基也不打算让资源控制权落到外人手里。 美国的取巧思路遇到双方强硬阻击,通吃俄乌矿产的设想直接卡壳。 局势此消彼长,特朗普一方面停援希望乌克兰妥协,另一方面却失去了影响战场的主导权。 乌克兰失去美国援助后,只能硬着头皮拼下去,主动袭扰俄军,比如打击俄军后方轰炸机阵地,试图拖慢俄军进攻步伐。 但这些举动根本无法逆转战场大势。 与此同时,普京忽然多了一位关键盟友——朝鲜。 朝鲜不光增派了三万部队给俄罗斯补充兵力,还专门调派工程兵上前线搞排雷。 更关键是,俄罗斯直接把无人机生产整体技术转让给朝鲜,让朝鲜本地工厂批量生产“沙希德”无人机,保证源源不断补给俄军前线。 乌克兰本来还能攻击俄方无人机车间,现在生产转移到朝鲜,这条路也被堵死了。 俄军趁势在苏梅等方向集结大批王牌部队,准备扩大攻势抢占更多地盘。 而在红军城周边,俄军聚集十多万兵力,准备对乌克兰实施新一轮重击。 乌克兰没有足够弹药和装备,倚重的欧洲军援也远不及美国那阵来得快和实在。 美国甩手不管,欧洲又一时填不上缺口,这让乌军陷入被动。 普京坚持到底的底气,便是朝鲜的全力协助和美国实际脱身后的新战略环境。 俄朝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不管是技术、人力还是弹药,都补齐了俄军的短板。 乌克兰只能依赖有限的欧洲援助,但欧洲本身手头紧张,行动力有限,很难持续支撑长期消耗战。 这场冲突也早已不是俄乌两国的事。 现在已经走向全球产业链和地缘联盟的正面对撞。 美国在利益和风险之间做了选择,抓不住局势干脆抽身,把希望寄托到欧洲。 而俄罗斯与朝鲜形成新“受制裁联盟”,进一步撬动东欧地区的力量平衡。 东欧战争走向充满变数,乌克兰能不能顶住下一轮压力,重压之下的欧洲又是否会有更大动作,都还悬而未决。 对这场持续动荡的冲突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看法。
特朗普承诺向乌克兰运送更多武器:普京回应克里姆林宫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为乌克兰
【7评论】【3点赞】
战争2013
俄军最后只能将战线推进到第聂伯河,朝鲜不可能陪着俄罗斯打到底,而且俄罗斯的经济也不允许。想消灭乌克兰,这只能是梦想。
世界那有真情
乌克兰并入俄罗斯这是最好的结局。
圝圣言圝
劝和?只不过拉偏架而已。真的为了和平,当初就不该把乌克兰搞分裂了。美国不在乌克兰搞颜色革命。乌克兰内部会走极端吗?真听了特朗普的话,停战了,等西方武装好乌克兰,特朗普再下台,倒霉的还不是俄罗斯?
亮剑
其实乌前总理季莫申科说的很好:乌最好的结果就是并入俄罗斯。这样能减少更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且不用还老美及欧洲的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