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7-08 16:26:32

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重新考虑方向”,这不就是变相在说“中国不够意思”吗? 俄罗斯战略专家亚历山大·杜金最近在采访中抛出一句重磅话:“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重新考虑方向’。”这话听着怎么有点酸溜溜的味道?不就是在暗戳戳地说“中国不够意思”吗? 亚历山大·杜金是谁?在俄罗斯战略圈子里,这名字响当当。他是普京身边的智囊,新欧亚主义的推手,主张俄罗斯通过结盟和扩张重塑欧亚格局。不过,他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反西方态度也让他争议不断。2024年,他在电视采访中提到,如果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继续中立,俄罗斯得“重新考虑方向”。这话一出,国际上炸了锅。不少人觉得,他这是在含沙射影地批评中国不够仗义,特别是在俄罗斯被西方孤立的时候,中国没站出来当“铁杆兄弟”。 俄乌冲突从2022年开始,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堪称史无前例。SWIFT系统被踢出去,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被冻结,高科技产品和能源出口受限,俄罗斯经济被摁在地上摩擦。商店货架空了,油价涨得离谱,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急需盟友撑腰。中国作为邻国和大贸易伙伴,自然成了俄罗斯眼里的救命稻草。可中国呢?一直强调中立,不给武器,不参与制裁,只呼吁对话和经济合作。外交部发言人每次发布会都像复读机:“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尊重各方主权。”联合国投票时,中国也老是弃权,不跟西方一条心。 杜金这话,明显透着俄罗斯某些精英的不满。他们巴不得中国跳出来,公开支持俄罗斯,最好能给点武器或者政治背书。毕竟在苏联时代,俄罗斯习惯了当“老大哥”,觉得中国应该更听话点。可中国有自己的小算盘。公开站队俄罗斯,西方制裁肯定接踵而至,中俄贸易可能直接崩盘,这对双方都不是好事。北京的战略家们掂量再三,觉得中立才是最稳的路。 不过,说中国完全“袖手旁观”也不公平。俄乌冲突爆发后,中俄经济联系反而更紧了。2024年,双边贸易额冲到2448亿美元,俄罗斯靠卖天然气、石油给中国赚得盆满钵满。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道每年往中国送380亿立方米,合同金额高达4000亿美元。俄罗斯市场上,中国车企像长城、奇瑞卖得火爆,华为手机广告到处都是。这些经济支持,实实在在帮俄罗斯顶住了制裁压力。可杜金这些人似乎不满足,光有钱不够,他们还想要政治上的“表态”。 中国为啥不站队?道理很简单。中立不仅保住了和俄罗斯的合作,还避免了跟西方的正面冲突。如果中国真公开支持俄罗斯,西方一怒之下制裁中国,贸易额掉下去,俄罗斯经济只会更惨。所以,杜金那句“重新考虑方向”听着挺吓人,实际上俄罗斯没啥好牌可打。印度倒是买俄罗斯石油,可压价压到骨头里;中东国家压根不想趟浑水。说白了,中国不站队但也没扔下俄罗斯不管,这已经是俄罗斯能指望的最好结果了。

0 阅读:0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