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山东陵县大宗家村,一位70多岁的老地主宗子敬,冒着风险收留了300多名八路军伤员。谁知,八路军刚安顿下来,1200名日军就杀气腾腾地围了过来。激战中,子弹耗尽,眼看就要全军覆没,老地主宗子敬跑了过来,他喘着粗气说自家有弹药,领着人直奔后院马厩。结果还真挖出了23箱子弹和手榴弹。 宗子敬,1939年时已经70多岁了,出生在山东陵县大宗家村一个务农家庭。靠着勤劳和脑子活,他攒下不少田产,成了当地有头有脸的地主。不过他不是那种只顾自己发财的人,平时没少帮村里人,修桥铺路、接济穷人,还掏钱办了个乡学,让村里的孩子能念书。所以他在村里口碑挺好,大家都敬他几分。 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成了日军重点祸害的地方。陵县在鲁北平原,位置重要,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到处烧杀抢掠,宗子敬亲眼看着家园被糟蹋。虽然年纪大了,他没闲着,组织村民躲避战乱,家里庄园也常给乡亲们当临时避难所。这老头心里有股责任感,对这片土地感情深。 1939年春天,八路军115师第5支队在支队长王德信带领下,带着300多个伤员来到陵县。这帮战士连打了好几天仗,筋疲力尽,伤员急需地方歇脚。宗子敬一听这消息,二话不说开了自家庄园大门,把人接了进来。他让人收拾房间给伤员住,还准备了热饭热水,安排得妥妥当当。 可这好心没换来太平。八路军刚安顿下来,日军就得到消息,立马集结了1200人,带着机枪和迫击炮,把大宗家村围得水泄不通。战斗一打响,八路军拼死抵抗,可弹药越打越少,到中午时已经快撑不住了。 就在这要命的时候,宗子敬站了出来。他找到王德信,说自家有弹药,领着几个战士跑到后院马厩,指着一块不起眼的地面让人挖。结果真挖出了23箱军火,里面有500颗手榴弹和1万发子弹。有了这些,八路军火力全开,机枪又响起来,手榴弹炸得日军阵脚大乱,硬是把敌人逼退了一段距离。战斗打到黄昏,日军没讨到便宜,只好先撤。 宗子敬可不光是提供了弹药。仗打完他通过村里耳目得知,日军第二天凌晨要来个大进攻,还可能用毒气弹。他马上提议用庄园西北三里外一条清代废弃暗渠撤退。这暗渠隐蔽得很,外人根本不知道。 半夜,撤退开始了。宗子敬拄着拐杖带头,伤员抬着走,村民背物资,战士们护着队。暗渠里又湿又滑,大家走得小心翼翼。凌晨四点,最后一批人刚出来,日军照明弹就打了过来。宗子敬反应快,让村民拿锄头铁锹假装修渠,喊声震天,吸引日军注意,八路军趁机溜进田野,安全脱险。 仗打完,宗子敬知道自己跑不掉日军怀疑。他先下手为强,跟日军说八路军强占了他家庄园,还毁了不少东西,拿出几件故意弄坏的家具当证据。日军还真信了,给他开了个“受害证明”,暂时没动他。可他明白这招撑不了多久,就对外说自己年纪大要去天津看病,把值钱东西转移到乡下亲戚家,还捐了点家产给伪政府,装得像回事儿。 其实他压根没去天津,而是悄悄跑去八路军根据地,带了不少粮食、布匹和银元,继续帮抗战。他还用自己在陵县的关系,给八路军送日军动向的情报,帮着规划作战路线。庄园被日军搜了好几遍,可地窖早填平了,啥也没找到。 抗战胜利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宗子敬因为抗战的事儿得了表彰。不过他是地主,土改时田产被分了,他没啥怨言,接受了新政策。他没离开陵县,留下来帮着重建村子,修被炸坏的设施,还掏钱建新学校。晚年过得挺平静,常跟村民聊抗战那段日子。 1950年代,宗子敬去世,活了80多岁。他这辈子的事迹在陵县传开了,成了当地抗战历史的一大亮点。山东抗战史上,像他这样的乡绅地主不算少见,他们用自己的家底和智慧,实打实地支持了民族解放。
南京大屠杀时,日本人奸污妇女到什么程度?一位伙夫说出了实情,惨绝人寰……193
【14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