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外长会议在东京结束,联合声明一句话都没废话,直接点

依秋聊趣 2025-07-08 15:32:53

7月1日,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外长会议在东京结束,联合声明一句话都没废话,直接点名中国,不许动东海,不许碰南海。话还没凉,美军“华盛顿”号航母就拐进了南海,照着剧本推进得滴水不漏。 很显然,美国这是想通过军事威胁,给中国施压,逼迫咱们在南海问题上让步,可他们没想到,中国可不是吃素的! 7月3日,中国南部战区迅速启动了实战化海空训练,轰6K挂载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呼啸升空,054A护卫舰编队在黄岩岛附近摆开阵势,歼-16、苏-30轮番上阵,明摆着专门给“华盛顿”号准备了一个丰盛的“欢迎套餐”。 这场看似突然的交锋,实则是中美战略博弈的必然。美国在南海搞“军事威慑+舆论围攻”的套路早不是新鲜事。2020年美军航母就曾17次进出南海,同时配合轰炸机“动态兵力部署”,美其名曰“自由航行”,实际上就是来南海搅局,希望借此逼迫中国将南海拱手相让。 这次更绝,直接拉上日印澳组局,妄图用“四国背书”给中国划红线。可他们忘了,南海不是美国的“内湖”,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主张有2000多年历史撑腰,从元代《更路簿》到现代《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法理依据比他们拼凑的“联合声明”扎实百倍。 再者来说,这四位盟友也不是一条心。日本想借南海议题转移东海压力,澳大利亚盯着稀土供应链,印度则在中美间玩“平衡术”——去年“四边峰会”上,印度就死活不同意在联合声明里直接点名中国。这种“同床异梦”的联盟,注定成不了气候。 反观中国,一边推动《南海行为准则》谈判,一边和东盟国家搞海上联合开发,2024年中菲贸易额逆势增长12%,用经济合作把“朋友圈”越做越大,这才是真正的“帮扶到位”! 美军航母这次来势汹汹,却也藏着几分心虚。“华盛顿”号虽说是10万吨级核动力庞然大物,可面对中国的鹰击12反舰导弹,它的“宙斯盾”系统未必扛得住。这种导弹射程超过400公里,速度达到2.5马赫,末端俯冲时留给美军拦截的时间只有45秒,理论上能穿透1米厚的装甲板。 更要命的是,中国有能力发起饱和式打击,从轰6K到052D驱逐舰,再到岸基导弹部队,层层火力网足以让“华盛顿”号变成“移动靶标”。当年苏联用“饱和打击”理论让美国航母寝食难安,如今中国把这套战术玩得更溜。 最打脸的是,美国号称“维护航行自由”,实际却成了南海军事化的最大推手。2020年美军在南海开展“航行自由行动”12次,2021年增至17次,2022年更是达到23次,频率比中国渔民出海打渔还高,连东盟国家都看不下去,印尼外长直言“南海军事化不符合地区利益”。 相比之下,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从一开始就明确是民用性质,三沙市的机场、港口不仅为过往船只提供补给,还成了南海生态保护的前沿阵地,到底是谁在捣乱,答案不言自明!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美国试图用冷战思维遏制中国发展。可他们没料到,中国的反制手段早已升级。从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填海造岛,到如今常态化实战化演练,中国在南海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更绝的是经济牌——南海每年有5万亿美元货物通行,其中美国相关贸易占1.2万亿美元,中国只要在航运规则、关税政策上稍微动点心思,就能让美国企业叫苦不迭。去年美国加征关税后,南海企业通过转口贸易、跨境电商等方式,愣是把对美出口占比从35%降到了22%,让华盛顿的制裁成了“纸老虎”。 说到底,美国在南海的“剧本”早就过时了。当中国的轰6K能携带鹰击12在黄岩岛上空巡航,当054A护卫舰能在南海与美军航母“贴身共舞”,当东盟国家用《南海行为准则》把外部干预拒之门外,所谓的“四边机制”不过是一场自娱自乐的闹剧。 正如南部战区发言人所说:“战区部队全时保持高度戒备,任何搅局南海、制造热点的军事活动尽在掌握之中。”在这片祖宗留下的海域,中国不仅守得住,还能玩得转。

0 阅读:1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