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陈佩斯说,我小时候过得太幸福了,五六十年代,父亲月工资250元,五七、五八年,五块钱就能办一桌有酒有肉的酒席,所以我们家根本饿不着肚子。 250块工资什么概念。 陈佩斯的父亲陈强是新中国第一代表演艺术家,50年代就凭《白毛女》里演黄世仁火遍全国。 那时候普通工人月薪才二三十块,陈强这250块顶普通家庭一年收入! 横向对比1956年国家机关小职员月薪18块。 陈强这工资虽比不上大领导,但也算妥妥的“金领”。 80年代赵忠祥年薪30万,陈佩斯80年代拍电影片酬早超过这数,可见他家底多厚。
那时候物价也低,猪肉6毛到8毛一斤,大米1毛3一斤,青菜几分钱一把。 散装白酒5毛一斤,啤酒3毛3一瓶。 一桌酒席整俩硬菜,红烧肉、炒青菜,再来个凉拌豆腐、花生米,配点散装酒,5块钱绝对能拿下。 但有个前提是得有票!买肉要肉票,买粮要粮票,普通家庭就算兜里有钱,没票也只能干瞪眼。 而陈强作为演员,直接买“高价商品”绕开票证,这才实现了“吃喝自由”。
普通工人月薪30块,得掰成三瓣花:15块买粮食,5块买副食,5块买日用品,剩下5块应急。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真实写照。 陈佩斯说:“我们家不存钱,吃喝上特别大方!” 周末全家下馆子,西单的高价餐厅说去就去,这消费水平放现在都是“小资”。 陈佩斯这波回忆杀,表面是秀童年幸福,实则透露出不少信息。 父亲是明星,家里不差钱,这为他后来搞艺术铺平了道路。 他说的“饿不着”是相对的,更多人还在为温饱发愁。 如今陈佩斯都七十多了,从春晚红人变成话剧大佬,还在用喜剧讲人生。 他的童年回忆,就像那5块钱的酒席,喝着是时代的酸甜苦辣,品着是人间的烟火气。
天地
吹什么牛逼啊,五六十年代工资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