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明朝时候有一县丞的孩子得了一种怪病,整天哭闹不止,无论如何也哄不好。为了找出病根,县丞专门从京城请来名医万密斋进行诊治。不料,万密斋一见到孩子,竟二话不说便吩咐旁人将马鞭子拿来。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中国的历史上,能够以医术闻名于世的名医并不在少数,但能够载入史册的却是寥寥无几,而万密斋恰好正是其中之一。 嘉靖年前,万密斋已经在民间拥有“医圣”之名,医术和当世的另一位中医大家李时珍之间不分伯仲,甚至在儿科和痘疹方面,还要更胜一筹。 所以,当一些孩童遇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疑难杂症时,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向万密斋求诊,而这次的故事也正是因此发生的。 原本,孩子哭闹是天性使然,因为语言能力的不足,情感表达方式的匮乏,孩子只能通过哭来向家长倾述自己的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了便会自然而然的停下来。 可是,这一次的情况却是例外。 根据孩子奶妈的讲述,她并没有对孩子有任何打骂,任何要求都是听之任之,喂奶也都是直到孩子打了饱嗝才停下来。 因此,按道理来讲,孩子不应该有哭闹的理由。 县丞不是没想过孩子得了病,是因为难受才痛哭不止,可问题是他已经找了城中的医生瞧了个边,没有一个能看出端倪的,所有人一致表示孩子很健康,不存在得病的情况。 所以,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看万密斋究竟能不能进行诊治了。 事实上,听完旁人的讲述,万密斋的心中也直犯嘀咕,因为经他的观察,孩子面色红润,肤白体胖,确实不像是染病的模样。 见状,百思不得其解的万密斋索性上手摸了摸孩子的脉搏,而就是这一摸,他心中忽然闪过了一个念头。 于是,万密斋连忙询问奶妈,孩子在哭之前有没有玩过什么玩具。 奶妈思考片刻回答,好像孩子在哭闹之前一直有把玩一根马鞭,只不过她觉得这东西比较危险,便夺了过来,扔到了一旁。 听到奶妈的话,万密斋顿时心思通明,随即便吩咐奶妈去把那马鞭子找来,等把马鞭子拿到手后,万密斋立马将其拿到孩子的面前,来回晃悠。 而当看清楚了万密斋手上的马鞭子后,孩子果然立马停止了哭闹,扬着手便连忙要把马鞭子抢过来。 就这样,孩子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病”,万密斋每开一张药方,便轻松将其化解。 事后,旁人不解的询问缘由,万密斋回答,原来孩子得的其实不过是“相思病”罢了。 以往,很多人以为“相思病”只有成年人才会得,而且大多数都是爱而不得的恋人,但其实孩子得“相思病”的情况更加普遍,并且更加严重,一旦得不到及时的诊治,最后往往都会留下一生的“心病”,而这也就是很多人嘴里所说的“童年阴影”。 不过,好在小孩子“相思病”虽然得起来容易,但治疗起来更加容易,所谓“心病”还得“心药”医,只要找对了根源,不打针不吃药就能自然痊愈。 500年前万密斋仅用一根马鞭子治好了孩子的怪病,然而500年后的今天,却有不少家长觉得孩子哭闹就是顽皮,唯有打骂才能根治。 殊不知,就像医学上强调的“对症下药”一样,这样错误的做法,不仅不能让孩子停止哭闹,还会让其造成无法挽回的心理阴影,等到将来酿成大祸,恐怕只能悔之晚矣!
曾经,明朝时候有一县丞的孩子得了一种怪病,整天哭闹不止,无论如何也哄不好。为了找
锦弦弹心曲
2025-07-07 22:37:25
0
阅读: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