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开火了?自卫队获准击落中国无人机,钓鱼岛空域成引爆点!11年前,日本在6月

只言片语里 2025-07-07 16:47:42

日本要开火了?自卫队获准击落中国无人机,钓鱼岛空域成引爆点!11年前,日本在6月底推出了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议案并在后来通过了内阁决议;11年后,日本在6月底就加强反制外国无人机侵犯领空行径再度扩大了自卫队行使武力的权限范围。两相对比之下不难发现,日本经过这11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走在了危险的道路上,表现出了偏爱武力的高度倾向。 东海的风云又起,钓鱼岛上空的紧张气氛让人喘不过气。11年前的6月底,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松了军事的紧箍咒;11年后的6月底,日本又放大招,允许自卫队击落入侵的外国无人机,尤其是盯着中国的动静。这11年间,日本从“只能挨打”到“主动出手”,路子越走越硬。钓鱼岛这片争议地,如今成了中日博弈的火药桶。 钓鱼岛的事儿,得从头捋一捋。这组小岛在东海上孤零零地待着,中国说这是自古以来的领土,日本管它叫“尖阁诸岛”,一口咬定归自己。过去几十年,两边争来争去,谁也不服谁。尤其是2012年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后,中日关系彻底凉了半截。中国海警船开始常驻巡航,日本则派战机舰艇盯着,针尖对麦芒。 这11年,东海没一天消停。2024年,日本防卫省统计,自卫队战机紧急升空700多次,大多是冲着中国无人机和军机去的,次数创了新高。钓鱼岛上空,已经不是单纯的主权扯皮,而是实打实的军事较量。日本这回放狠话,要击落无人机,摆明了是冲着中国来的。 11年前,也就是2014年6月底,日本内阁通过了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决议。这是个大转折。以前,日本宪法第九条绑得死死的,自卫队只能在家门口防守,连帮盟友出头的资格都没有。解禁之后,日本可以名正言顺地跟美国联手,在海外用兵。这一步,等于把和平主义的壳子砸了个窟窿。 当时安倍政府推这政策,说是为了“应对地区威胁”。谁是威胁?不言自明,中国和朝鲜被点了名。11年来,日本借着这股东风,军事预算年年涨,自卫队装备越来越先进,从F-35战机到“出云”号航母,硬实力蹭蹭往上窜。现在又搞出击落无人机的权限,逻辑很顺: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日本的野心藏不住了。 2025年6月底,日本内阁又干了件大事,改了《自卫队法》,允许自卫队在“必要时”击落入侵领空的外国无人机。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以前,自卫队遇到无人机,只能警告、驱离,最多开个干扰信号。现在不一样了,只要认定是“威胁”,就能直接动手。 为啥盯上无人机?这些年,中国无人机技术突飞猛进,侦察、巡航样样行。日本防卫省老早就抱怨,中国无人机常在钓鱼岛附近晃悠,收集情报不说,还试探日本的底线。2024年那700多次升空,很大一部分就是冲着无人机去的。日本这次修法,就是要把“警告”升级成“开火”,摆出绝不退让的架势。 日本这回硬气起来,不是心血来潮。 第一,国内政治需要。自民党这些年靠“安全牌”稳住选民,强调外部威胁能团结民心。尤其山崎健一这种强硬派上台后,老拿中国说事儿,鼓吹“国家安全优先”,顺便给自己加分。 第二,国际形势推了一把。美国这些年在东亚搞“印太战略”,拉着日本当马前卒。日本也乐意配合,既能抱紧美国大腿,又能趁机扩军。击落无人机这招,跟美国的“自由航行”调调挺合拍。 第三,技术进步逼的。无人机这玩意儿,成本低、威胁大,日本自卫队光靠拦截效率太低。直接击落,既省事又能震慑对手,何乐而不为? 日本这步棋走得狠,但后果不好说。中国外交部已经警告后果自负。回看这11年,日本的路越走越偏。2014年解禁集体自卫权时,还打着“有限使用”的旗号;现在直接动手击落无人机,武力倾向明摆着。军事预算从当年的4万亿日元涨到现在的8万亿,自卫队从“盾”变成“矛”,谁还信“和平宪法”的鬼话?日本老说自己是“受害者”,得防着邻国威胁。可这11年的动作,分明是主动挑事儿。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只言片语里

只言片语里

把玫瑰藏于盛夏 把海棠藏于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