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中盟军轰炸德国工厂,但不管轰炸的多猛,第2天依旧有90%的德国工人会来到工

只言片语里 2025-07-06 02:46:13

在二战中盟军轰炸德国工厂,但不管轰炸的多猛,第2天依旧有90%的德国工人会来到工厂重新清理废墟,然后接着生产。 二战后半段,盟军下了狠手,要掐断德国的战争命脉。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陆军航空队联手,瞄准了德国的工业心脏——鲁尔区、科隆、汉堡这些地方。1942年5月,科隆挨了第一波大轰炸,1046架飞机扔下2000多吨炸弹,3300栋房子瞬间没了。1943年汉堡的“蛾摩拉行动”更狠,火风暴烧死4万多人,城市几乎被抹平。到1944年,轰炸强度达到顶峰,德国工业设施被炸得满目疮痍。 盟军的算盘很清楚:炸毁工厂,德国就造不出坦克、飞机,大兵没武器自然打不下去。可数据告诉我们,这招没完全奏效。1943年德国坦克产量还是蹭蹭往上涨,黑豹坦克从200辆飙到1944年的3700多辆。这背后,少不了德国工人的“硬核”表现。 工厂被炸成废墟,按理说工人跑光才正常,可事实恰恰相反。历史记录显示,轰炸后第二天,90%的工人会准时出现在厂门口。他们不是超人,也不是不怕死,而是带着复杂的心情和现实的压力,硬着头皮干活。 这些工人里,有普通德国平民,也有被强迫拉来的外国劳工。他们没啥选择:不干活可能没饭吃,甚至有生命危险。纳粹政权下了死命令,生产不能停,工厂得运转起来。军备部长施佩尔也使出浑身解数,把工厂分散到小地方,甚至建地下车间,硬是让生产线不瘫痪。 比如鲁尔区的钢铁厂,挨了重磅炸弹还能快速恢复,靠的就是工人连夜抢修。1944年,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产量达到2584辆,四号突击炮也有2000多辆。这种效率在轰炸下简直不可思议。 说到这,得提提阿尔贝特·施佩尔。这家伙是纳粹的高级官员,1942年起管军备生产。他不是什么正面人物,别误会。他靠冷酷的手段把德国工业撑了起来,比如大规模用强迫劳动——波兰人、苏联战俘、犹太人,被逼着在恶劣条件下干活。 施佩尔有两把刷子。他把大工厂拆成小块,分散到乡下,轰炸机不好找目标;还把资源优先给关键项目,像坦克、飞机这些。战后他自己说,德国人韧性强,轰炸反而激起了斗志。可这话听着别扭,因为那“斗志”是被逼出来的,代价是无数人的命。 德国工人为啥这么拼?第一,生存压力。战争把经济搞得一团糟,不干活就没工资,家里人得饿肚子。第二,恐惧。纳粹管得严,逃工可能被抓去集中营,或者直接吃枪子。第三,体制使然。施佩尔把生产组织得滴水不漏,工人被裹挟在这架机器里,想停都停不下来。 当然,也不能否认有些人是被洗脑了。纳粹宣传整天喊“为了祖国”,加上德国人本来就以纪律性著称,这也多少起了作用。但归根结底,大多数人不是为啥崇高理想,而是被现实逼得没办法。 盟军轰炸真没用吗?也不是。短期看,德国工人和顶级战士,硬是把工业撑到了1945年初。可长期来看,资源耗尽、铁路瘫痪,生产还是崩了。1945年德国投降时,35万到60万平民死于轰炸,750万人无家可归,工业彻底歇菜。施佩尔被抓,在纽伦堡审判蹲了20年大牢。他认了强迫劳动的罪,但狡辩说不知情大屠杀,结果后来曝光的信件证明他在撒谎。这家伙到死都没摆脱争议。 战后反思:韧性背后的代价 战后德国靠“经济奇迹”爬起来,马歇尔计划给了钱,人民拼了命重建,到60年代又成了经济大国。但这段历史不光是励志故事。工人韧性牛,可强迫劳动和战争罪行的阴影没法抹掉。德国人后来建纪念馆、搞教育,就是不想忘了这段血泪史。

美军重点炸德国的轴承企业和炼油厂,许多德军坦克因缺乏零件和燃料被迫舍弃,同时也减少了平民伤亡。苏联的进攻是火力覆盖,目标是粉碎德国人的防御,造成毁坏严重。

阿尔贝特 斯佩尔是希特勒的密友,首席建筑师,临时为德国生产部长,组织协调能力都很不错。战后被判20年,60年代出来写回忆录,又开建筑公司,成为西德企业家。人才。

0 阅读:9778

评论列表

刚果骚骚猴

刚果骚骚猴

35
2025-07-06 12:59

什么年代牛马还是牛马

Paradise

Paradise

34
2025-07-06 20:10

不去没面包,全家挨饿。

驳虎

驳虎

18
2025-07-06 13:51

强迫劳动的梗已经被白皮畜们玩坏了,看到这词都不适应了!

木土

木土

13
2025-07-06 15:31

坦克产量多了,汽车产量就少了。后勤就没跟不上了。结果输了

小小一虫子 回复 07-06 19:01
德国人相对于缺装备,更是缺油料.

苏米 回复 07-07 12:59
生产坦克瓶颈是长身管火炮,生产汽车瓶颈是橡胶。

用户88xxx67

用户88xxx67

13
2025-07-06 23:42

德国二战不是缺制造业,而是缺能源和稀有矿产!

报哥

报哥

11
2025-07-06 15:15

煞笔德国,哪天被毛子核弹了才好

陈奕迅的发型

陈奕迅的发型

8
2025-07-06 22:39

美国就是搅屎棍,战后冷战开始,遇到了二战德国共同的敌人苏联,美国又怀念德国的好,还提前释放曼施坦因,以便让他出谋划策,因为曼施坦因是二战在东欧平原超级大兵团打苏联的实战大师。他的经验无可替代。美军又鼓吹德国打苏联的水平很高。

db

db

5
2025-07-06 19:20

甲壳虫

飞蛇利刃

飞蛇利刃

5
2025-07-07 14:17

二战德国虽然战败但是得到了尊重,至少没有谁像一战德国战败的时候套上凡尔赛条约枷锁,欧洲人也明白了兔子被逼急了也会咬人,德国人愿意跟着希特勒干就是被压迫压榨的太厉害了!不反抗就只能默默等死,反抗才能得到尊重,平等是打出来的不是靠别人施舍!

用户10xxx31

用户10xxx31

4
2025-07-07 17:10

没有刻苦、认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德国不会又恢复过来,民族的素质高!

洪博超

洪博超

3
2025-07-06 22:58

斯大林格勒消息之后德国才进入总体战,军工企业才24小时三班倒!(之前不是不想是手中的资源不够分配)

用户10xxx21

用户10xxx21

3
2025-07-07 00:00

德国最后一批硬汉

住校学生

住校学生

3
2025-07-07 12:52

如果德军在1940年初就全面开始备战状态和军事化管制,开足马力生产的话,那谁输谁赢还真的不一定哦!

微笑的命运 回复 07-07 14:52
相信我,还是输。因为二战德国不缺坦克、不缺飞机,44年下半年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可以配备好多架战斗机,为啥?因为没有汽油培训新的飞行员了。德国应该在40年建成投产34座煤制油工厂(历史上整个二战德国建成投产17座),煤制油产量上1000万吨(历史上煤制油产量最高峰43年是500万吨),然后按照300万吨/年的速度递增产量。。只有这样,德国工厂生产出的坦克、飞机、汽车才能立刻加满油箱开走,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生产出的装备先扔仓库,啥时候有汽油了再开走。

用户92xxx19

用户92xxx19

2
2025-07-06 14:43

坦克是造出来,但没有油,摆设而已

认真的雪

认真的雪

2
2025-07-07 15:57

德国平民也知道,投降更惨

坎坎兮伐檀

坎坎兮伐檀

2
2025-07-07 07:23

德国的失败,在于后期动员、扩军不够及时。

用户46xxx80

用户46xxx80

2
2025-07-07 15:35

战争本就是打抗打击恢复能力

以身悟道

以身悟道

1
2025-07-07 11:10

你不玩命,别人就玩你的命

住校学生

住校学生

2025-07-07 12:50

如果德军在1940年初就全面开始备战状态和军事化管制的话,那谁输谁赢还真的不一定哦!

猜你喜欢

只言片语里

只言片语里

把玫瑰藏于盛夏 把海棠藏于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