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福建舰不会再有第二艘了?福建舰的交付时间一拖再拖,背后反映的不是技术问题

叨客世界吖 2025-07-07 12:26:32

为什么说福建舰不会再有第二艘了?福建舰的交付时间一拖再拖,背后反映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中国海军对下一代航母标准的深度思考。   权威信息显示,这艘8万余吨的电磁弹射航母早期方案曾因技术路线调整被推翻,最终定型的设计更像是一个“技术验证平台”。这种定位在海试中尤为明显:从2024年5月首次出海到2025年5月的第八次海试,福建舰累计完成动力系统极限测试、电磁弹射器247次小车试验、全舰抗冲击模拟等六大领域验证,其复杂程度远超辽宁舰与山东舰。   作为全球首艘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承担着探索新型舰载机体系的重任。歼-15T弹射型战机在测试中展现“弹滑双修”能力,既能从福建舰电磁弹射器起飞,又可兼容滑跃甲板降落。这种灵活性为未来多航母协同作战奠定基础,而空警-600预警机与攻击-11无人机的适配测试,更预示着中国航母正从“有人机主导”向“有人无人协同”跨越。   更深层的战略考量在于中国海军的转型需求。随着“近海防御”向“远海护卫”升级,未来航母需具备更强的全球部署能力。福建舰的常规动力设计虽突破技术瓶颈,但在核动力推进、全电综合系统等领域仍有提升空间。外媒推测下一代航母吨位将达10万吨级,采用核反应堆与更紧凑的舰岛设计,这种跨越式发展思路已在江南造船厂的概念图中初现端倪。   从历史维度看,福建舰的“孤例”并非特例。美国“福特”级首舰同样经历漫长调试,其电磁弹射系统故障率一度高达26%,而后续“肯尼迪”号便大幅优化设计。中国海军显然借鉴了这种“小步快跑”策略:通过福建舰验证关键技术,避免在下一代航母上重复试错。这种“技术验证-迭代升级”的路径,既降低了研发风险,又为2030年前形成核动力航母战斗力预留了时间窗口。   当福建舰最终入列时,它将不仅仅是一艘作战平台,更是中国航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存在本身已改写西太战略格局——搭载歼-35隐形战机与鹰击-12反舰导弹的福建舰战斗群,作战半径可覆盖第二岛链,这种威慑力足以让任何对手重新评估介入台海的代价。而随着核动力航母研发加速,中国海军正以福建舰为支点,撬动整个远洋战略的升级。

0 阅读:915

评论列表

她叫o苯蛋

她叫o苯蛋

4
2025-07-08 11:39

谁跟你说的福建舰交付一拖再拖的,

道可道

道可道

1
2025-07-08 12:15

说了半天还不是技术问题?!

今生有约

今生有约

1
2025-07-08 10:14

按照国家发展历程,一款型号不会只建一艘

怡然

怡然

1
2025-07-08 12:33

是的。常规动力的福建舰就是一艘验证电磁弹射、阻拦着舰、综合电力管理,全电推进技术的实验验证平台。通过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了。因此没有必要在建第二艘“福建舰”了。今后中国航母的动力发展方向,应该是核动力。围绕核动力,除了已有电磁弹射,全电推进技术系统外,还要发展电磁炮、激光炮等新型动能武器系统。形成真正的新质战斗力!中国海军开着核动力航空母舰,巡游全世界!充分保障中国的海外利益和安全。实现“深蓝”海军的目标!

猜你喜欢

叨客世界吖

叨客世界吖

叨客世界吖,欢迎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