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一40岁男子找了8个媒人给他介绍女子,最终看上一名38岁女子,相亲第2天就结婚领证了,可过后第9天,男子发现女子每天昏睡10几个小时,感觉不符合常理,了解后才得知,女子有二级精神残疾,这下男子不干了,提出要撤销婚姻!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2025年7月3日报道
事情要从胡先生说起。
胡先生40岁了,还没结婚,家里老人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他妈妈都快70岁了,乡下人忙着种地,日子不容易,偏偏就愁儿子没对象。
亲戚、朋友、邻居一个个上门“支招”,最后凑齐八个媒人,天天轮流给他“把脉”。
这媒人多,一人说皮肤好,一人说性格温和,可合眼缘的一直没碰着。
过了几个礼拜,终于,八个媒人里两位牵线,介绍来了38岁的司意。
人也挺中看,身份也说得过去,年龄也差不多。
胡先生不想再挑挑拣拣,想想都40了,急得不行,双方家长见了一面,都没啥大毛病,当天拍板,第二天就领证了。
老家的民政局窗口摆完手印,一声“恭喜”,俩人就变成了合法夫妻。
钱也跟着走流程:胡先生当天给了媒人10万现金,媒人各拿了1万,凑够8个,一共8万归媒人,剩下2万给了司意。
胡先生心里纳闷:“这分法怪怪的,正常给女方多一点,给媒人辛苦费也该少点呀?”
可钱都交了,就没再多想,想着结婚才是正事。
婚后刚六天,问题就冒出来了。
第七天那会儿,司意就整天昏昏沉沉,好像一觉能睡到天荒地老。
中午吃完饭就躺沙发上,十几小时不动弹。
胡先生一看不对劲,这不是普通爱睡,是病态嗜睡。
家务全不管,饭也不做,他忙得像陀螺一样,老婆倒好,成了“猪头睡大觉”模式。
有点好奇的他,翻出了结婚当天媒人递给他的那张“简单说明”:据说“这姑娘每天只吃一颗药,药很便宜,没什么大碍”。
“一颗”?可他后来从司意家里找到了残疾人证:二级精神残疾,得吃十几颗不同的药才能维持。
这个病折腾了她8年了,稳定期也好不到哪去。
搞得他吓一跳:这也太黑了,媒人这根本就是三句半交代,啥也没说清。
怒火中烧的胡先生第9天就带着证据找法院打官司,请求撤销婚姻,彩礼要全退。
司意当然不干,她说自己按照媒人原话,把要吃药的事提了,家长也听过,谁让男方妈说“没啥大事”“吃药就行了”才放心结婚的。
更猛的是,她还说自己婚后和丈夫一起相处融洽,婆婆却逼她停药备孕,嫌她有病,就怂恿儿子赶她回娘家。
庭上,媒人A、B也来顶包:当时我们就说“要吃药”,可没听说要十几颗,也不知道她拿着残疾证。
可对方家长嘴一摆,“这不算大问题”,于是两边就这么闪婚了。
一审判决,法官觉得大家当面都提到“要吃药”,所以不属于恶意隐瞒,驳回了胡先生的全部诉求。
胡先生不服,继续上诉。
二审结果就反转了:二审法院认为,司意一方虽然提了“要吃药”,但没把精神二级残疾的严重情况讲清楚,属于婚前没尽到如实告知义务。
至于媒人更是故意把关键信息都淡化,构成不当得利。
可法院也拿他没办法:胡先生婚前知道“要吃药”却没追问详情,自己也存在过错,算半路棋。
最后判决挺有意思:婚姻撤销、司意退还1万元彩礼,两位主要媒人退还共4万元,其余媒人就另算。
一审、二审的600元受理费由胡先生承担。
事件曝光后,有网友说:“闪婚太快,信息没对上号,活该自找苦吃。”
还有网友说:“这媒人坑得太狠了。”
要我说,想结婚前一定要擦亮双眼,婚检、体检都别少,关键承诺要留书面证据,身体状况、病史、家族遗传都要摸清楚,别像胡先生这样人财两空。
这件事也把“农村婚介乱象”给掀了出来:媒人究竟该不该拿这么多钱?什么都不问就想着赶场撮合,信息不透明乱收钱,法不责媒人不行。
还有彩礼文化,高价彩礼、分层分摊、分崩离析,也呼吁立法规范。
如今胡先生单身归来,他说再也不轻信一面之词,以后相亲也要多问、多看、多听、多谈,别贪图速度,起码伤不起。
这事给我们敲了警钟:婚姻大事,马虎不得,尽早普及法律常识,别头脑发热就把户口本给领了。
愿天下有缘人,都好好把信息对上号,别让“信息差”毁了大好姻缘。
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