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津是清朝苏州的秀才,他文笔厉害,做事有决断。谁要是有冤 屈,处境艰难,找他帮忙,他写张状纸递到公堂,就能帮人摆脱困境。 有时候,为了帮人,他还会想出些出人意料的办法,四乡百姓既敬重他,又怕他,都叫他 “老大”。 县城里有个徐姓人家,富得流油,心却狠辣。他家有个聪明女儿,早许配了人家。女婿家原本也是大户,后来败落了,变得很穷。 徐女长大后,男方却没钱迎娶。 徐父心里犯愁,想着:“我这宝贝女儿,娇生惯养这么多年,要是嫁给穷女婿,咋受得了苦?” 他想退婚,又怕女婿家不答应,还担心被人说,自己也没脸见人。 于是,徐父勾结亡 命之徒,打算谋 害女婿。只要女婿一死,女儿就能另嫁。 一天傍晚,徐父派人把女婿叫到家里,催着女婿赶紧定日子。女婿说:“我家穷,娶亲不容易,我会尽力,您宽限些日子吧。” 正说着,到了三更天。突然,几个人扛着衣箱、金银,上来抱住女婿,用煤灰涂黑他的脸,砸破大门,喊醒邻居,拉着女婿去报官,诬 陷他夜里抢 劫。 因为有那几个人作证,官府就先把女婿关了起来。徐父贿 赂了官府的仆人和幕僚,想把女婿办成冤 案。 徐女知道此事后,很难过,跟一个朋友哭诉:“不救丈夫,他要被处S;救他,又背叛父亲,我该怎么办?” 朋友说:“咱找谢秀才帮忙,他肯定有办法。我悄悄送你去,如何?” 徐女同意了。 夜里,徐女偷偷出来,坐着朋友的船,去找谢芳津,把事情告诉了他。 谢芳津说:“你告父亲,那可是不孝,我怕是帮不了。” 徐女跪在地上,痛哭着请求他救命。 谢芳津在屋里屋外走来走去,思考了好一会儿,然后叫徐女起来,说:“我给你写一纸状词,你拿去呈给官府,应该能两全其美。” 徐女拿着状纸到县衙。县令看了,拍桌子说:“你父亲太蛮横!” 徐女说:“他是太疼我。” 县令又说:“你这是护丈夫,违背父亲。” 徐女说:“我还没离开父母养育呢。” 县令沉默了一会儿,又看到状词的结尾写着 “不告发父亲害丈夫,丈夫就会冤 死;告发父亲,又会害了父亲,不告发不行,可告发又实在不忍心” 这四句话,便说:“这份状词合情合理,句句在理。” 于是,县令传徐父等人到堂,审讯之后得知了实情,便对徐父一顿唾骂,进行了责罚,罚他出银三千两,赏给了女婿,并且让他们在公堂之上完成了婚礼。 那些参与作恶的人,也都被施以枷 刑和杖 刑,案子就此了结。 徐女和丈夫团聚后回到家,送给谢芳津一百两银子,以报答他写状词救命的恩德。 这件事在苏州郡一时之间传得沸沸扬扬。 本篇故事源于《咫闻录》,这个徐父,宁可杀S人,也不要退婚,退婚在古代这么严重吗?
谢芳津是清朝苏州的秀才,他文笔厉害,做事有决断。谁要是有冤屈,处境艰难,找他帮
哈皮的可可
2025-07-07 08:25:5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