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真不愧是咱们的大“政治家”,看他对华尔死后的操作,简直就是“教科书式”的

浩哥爱讲史 2024-10-23 17:33:59

李鸿章,真不愧是咱们的大“政治家”,看他对华尔死后的操作,简直就是“教科书式”的安抚人心啊!要知道,华尔这老外在跟太平军打仗的时候,被人一枪打穿了胸膛,临死前还不忘喊自己是大清的好子民,叮嘱人家得给他剃发穿上清军制服,埋在咱大清的土地上。好嘛,洋人当得这么“入乡随俗”的,李鸿章能不感动吗? 常胜军,光听名字就知道战斗力杠杠的,能常胜啊!这可是华尔手下的兵,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立了不少功。这队伍虽然不是咱清朝亲生的,但战斗力不容小觑。问题是,这帮洋兵还真不是那么好管,万一头一歪,这常胜军可就变成了常胜“敌军”。华尔挂了,李鸿章肯定得动点脑子,怎么让这些兵继续效忠大清。 华尔死了,李鸿章立马动手给他请功,什么提督衔啊,什么祠堂啊,该建的赶紧安排上!别以为这是在单纯纪念华尔,实际上,这是在给常胜军吃“定心丸”呢。 你想,人家老大都被大清尊崇成这样了,手下还能不卖力吗?李鸿章这操作,既是表彰功绩,又是在暗戳戳地安抚常胜军的心,不然这帮兵真要哗变了,可就麻烦了。 还不止这些,李鸿章可机智了,直接让常胜军全体将士为华尔戴孝三个月!别看这孝礼简单,这里面的意味深长着呢。 既是尊重人家老大,又把队伍的凝聚力拉得紧紧的。毕竟,常胜军这帮人一看,哟,咱老大死了还能让全军戴孝,这待遇可不是谁都有的!这招一出,士气不稳的事儿,李鸿章不用担心了。 说到底,李鸿章这一波操作,表面上是在为华尔追功,实际上是为大清稳住了常胜军这块大杀器。如果让华尔死后这支队伍脱离控制,那可真是自找麻烦了。李鸿章深知华尔之死可能带来的后果,所以提前给常胜军“打了个补丁”,以确保这支队伍继续为清廷效力。不得不说,这心机真是够深的,果然是个“老狐狸”! 华尔虽然战死了,但李鸿章却用他的死稳住了整支常胜军的军心。什么请功、戴孝、建祠堂,都是政治手段,背后的深意就是一句话:好好为大清卖命,别乱来!这波操作,可是把安抚人心和控制局势的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 真实信息来源:百度百科(华尔(围剿太平军的“洋枪队”领导人)_百度百科)

0 阅读:2
浩哥爱讲史

浩哥爱讲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