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糖尿病一点红薯不能吃?医生劝告:不想糖尿病恶化,这7物要少吃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糖尿病就是“吃糖太多”才得的病。得了糖尿病以后,什么甜的都不敢碰,连一小块红薯都觉得“犯忌”。但真相是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糖尿病就是“吃糖太多”才得的病。得了糖尿病以后,什么甜的都不敢碰,连一小块红薯都觉得“犯忌”。

但真相是,糖尿病并不是完全不能吃红薯,关键在于吃得对不对、量掌握得恰不恰当。更重要的是,有些人天天吃的几样东西,才是让血糖悄悄升高的“元凶”。

想把糖尿病控制住,光盯着红薯是不够的,真正该少吃的,是下面这几样食物。

红薯不是糖尿病的“禁品”,但吃法有讲究

红薯本身是一种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升糖速度比米饭慢很多。

尤其是蒸煮后的红薯,升糖指数比精白米饭还要低,适量吃一些,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问题在于,很多人吃红薯的时候是配着白米饭、馒头、炒菜一块吃,这样一来,总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就超标了,血糖自然就容易飙升。

还有些人喜欢把红薯炸成薯条、裹糖油炸,甚至加糖煮红薯,这样吃法不但血糖飙升,还容易长胖。

所以,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吃红薯,而是要少量、单独吃、蒸煮最好,不要和其他主食一起吃,也别加糖或油。

控糖路上,这7样东西才是真正“危险分子”

很多糖尿病人日常吃得清淡,不怎么吃甜食,却发现血糖还是高。

其实,真正让血糖难降下来的,往往是那些“看起来不甜”,但“升糖速度特别快”的食物。下面这几种,就是糖尿病人尤其要注意少吃的。

第一类是白米饭、白馒头、面条这类精细主食。它们虽然没糖味,但进入身体之后很快就变成葡萄糖,升血糖速度非常快。

特别是热腾腾、刚出锅的白米饭,吃一碗可能比喝一瓶甜饮料更快让血糖升高。建议用玉米、荞麦、燕麦、红薯、南瓜、糙米这些粗粮替代一部分主食。

第二类是甜饮料,包括各种果汁、奶茶、碳酸饮料、瓶装茶饮。很多人觉得果汁是天然的,但实际上,一瓶果汁的含糖量比一瓶汽水还高。

糖尿病人不管渴不渴,最好都别喝这些甜饮料,喝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更安全。

第三类是油炸食品,比如炸鸡、炸春卷、炸麻花、油条。这类食物不仅含油多,而且大多用的是反复加热的油,对血管伤害特别大。

糖尿病人本身血管就脆弱,再吃这些,容易加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早餐不要吃油条,可以换成全麦面包、煮鸡蛋、燕麦粥。

第四类是加工肉制品,比如火腿肠、腊肠、培根、午餐肉。这些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亚硝酸盐和钠盐,对心脑血管的损伤很大。

糖尿病人如果经常吃这些肉制品,不光血糖控制不好,还容易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建议吃肉时多选择瘦猪肉、鸡胸肉、鱼肉,用蒸、煮、炖的方式烹饪。

第五类是糕点、饼干、蛋黄派这类零食。很多老年人嘴馋,下午茶时间总想来点饼干、小蛋糕,但这些东西含糖、含油都高,一块小蛋糕就能让血糖“蹭蹭”往上走。

建议可以用少量的坚果,比如核桃、杏仁代替零食,既能解馋又对血糖有好处。

第六类是腌制食品,比如咸菜、榨菜、酱豆腐、泡菜。这些食物虽然不甜,但含盐量非常高,而高盐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影响血压。

糖尿病人本身容易肾功能下降,常吃这些咸食物,无疑是“雪上加霜”。建议做菜时尽量用天然调味料,少放盐和酱油。

第七类是糯米制品,比如汤圆、粽子、糍粑。这些食物黏性大,消化吸收快,升糖速度比普通米饭还快。

而且它们往往含有糖馅、猪油、椰浆等高热量成分,对血糖控制非常不利。糖尿病人即便是在节日,也要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这类东西。

控糖不等于挨饿,饮食调整要聪明

很多人一听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就觉得糖尿病人天天都要“吃草”过日子。其实不是这样。控制饮食不是节食,而是学会聪明地吃、搭配着吃。

比如中午吃了点红薯,就可以少吃点米饭。早餐喝了豆浆,就不要再吃糖饼。饭后可以多散步、活动一下,帮助血糖平稳。

另外,平时可以多吃一些低升糖的蔬菜,比如苦瓜、菠菜、西兰花、芹菜、豆角、黄瓜,这些蔬菜不但热量低,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能够延缓糖分吸收,帮身体稳住血糖。

水果方面也不是完全不能吃。苹果、梨子、柚子、草莓、猕猴桃这些水果含糖较低,可以选择在两餐之间吃一点,但每次不能多,控制在一个拳头大小以内,最好和蛋白质类的食物一起吃,比如一小块鸡蛋或者几颗坚果。

饮食之外,心态也很关键

糖尿病是种慢性病,控制得好,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几十年,控制不好,才会引发并发症。很多人一查出糖尿病就焦虑、害怕,有些甚至放弃治疗,认为反正也治不好。

其实,糖尿病不怕控制,只怕放纵。吃饭稍微注意一点,血糖就能稳下来,生活质量也能提高。

日常生活里,少喝酒、不熬夜,保持规律作息;有条件的可以多晒晒太阳,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保持心情舒畅,也能帮助血糖更平稳。很多老年人控制不好血糖,跟情绪起伏有很大关系。

糖尿病不是绝症,也不是靠“饿”就能控制的病。关键是懂得吃、会吃、吃得巧,把握好食物的种类、时间和量。

红薯不是坏东西,但要吃得有节制;真正要少碰的,是那些“看不出来甜”,但会让血糖飙升的隐形高糖食物。

只要少吃“坏家伙”,多吃“好帮手”,糖尿病也能过得安稳、踏实、有质量。别让错误的饮食拖了身体的后腿,从今天开始,管住嘴,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2]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3]李梅, 王磊. 高盐饮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4, 35(03): 412-415.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