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好险!神舟二十号推迟返航原因首曝光:航天员自己发现了舷窗裂纹 首次“换船”返航成功

神舟二十号乘组,第一次在空间站同站换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顺利返回了东风着陆场。从神舟二十一号乘组10月31日出发,到11

神舟二十号乘组,第一次在空间站同站换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顺利返回了东风着陆场。

从神舟二十一号乘组10月31日出发,到11月1日抵达,与驻守在中国空间站的神舟二十号乘组顺利会师,中国空间站迎来了第七次6名航天员同驻的盛况。

完成为期5天的在轨交接之后,11月5日,在返回之前的神舟二十号飞船的专项检查中,三名航天员在进行专项检查的时候,发现神舟二十号飞船的舷窗上有裂纹。这是以往任何一次神舟任务都没有被发现,也没人注意到的情况。也多亏了神舟二十号乘组成员的细心,为航天员返回消除了一个重大风险。

真的好险,没有宇航员们的细心,可能这次任务就会出现重大问题。

9天之后的11月14日,神舟二十号乘组搭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首次在轨“换船”返航地球成功!

回顾204天的太空之旅,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们创造了太多令人瞩目的成绩。

航天员陈冬累计在轨飞行时间超过380天,成为中国在轨时间最长的航天员;陈冬个人完成6次出舱活动,成为执行出舱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

高效完成4次出舱任务。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提升空间站安全防护能力;开展舱外设备巡检与维护;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实施出舱,验证其作为备用出舱口的可行性,拓展未来任务灵活性;实现货物出舱与航天员出舱协同作业,创空间站建成后“入轨至首次出舱”不足一个月的最短间隔纪录。

推进59项空间科学实验。开展斑马鱼蛋白稳态调控、涡虫再生机制、链霉菌微生物效应等研究,为深空探测与生物医学提供基础数据;进行燃烧科学实验,研究气体/液体/固体在微重力下的燃烧特性;回收舱外暴露实验样品,研究材料在太空极端环境下的性能退化,支撑柔性太阳翼、月球基地建材等研发。

并且,他们带回了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带上空间站的太空4鼠。

虽然神舟二十号乘组的任务已经结束,但神舟二十号飞船却依旧在中国空间站驻留,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神舟二十号的任务依旧在延续,未来,神舟二十号飞船将会在轨继续开展相关试验,并收集空间环境数据,分析裂纹的扩展规律,为以后的航天器改进提供实例的支撑。

那在轨的神舟二十一号乘组,不就无船可用了嘛!

目前来看,确实。因为神舟二十号飞船“负伤”在轨,不堪大用。而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又“借”给了神舟二十号乘组返回了地球,在轨的神舟二十一乘组的确没有船可坐了。

但了解我国载人航天的人都知道,我国从空间站时代开始,就通过严密的“发一备一”,确保空间站在任何时候,在轨驻留的航天员都有一艘可用于返回的飞船。

那这艘船在哪呢?答案就是在地面。

当神舟二十号执行任务时,神舟二十一号作为应急救援船,已在酒泉发射场整装待命;

当神舟二十一号正式发射、接替神二十任务后,神舟二十二号立即转入待命状态,成为新的“救命船”。

所以,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并非“无船可用”,他们等的是神舟二十二号。

神舟飞船从待命状态到发射,最快可在8.5天内完成,而神舟二十一号乘组本身计划在2026年4月左右返回,这样就有充足时间等待神二十二号对接。

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天上有人,地上有船,预案周全,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