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营收碾压却利润下滑?华为的阳谋藏在鸿蒙生态里

一家利润下降32%的企业,却拿出了营收22.7%投入研发,华为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营收高就能赚得多?不一定!”就在不久

一家利润下降32%的企业,却拿出了营收22.7%投入研发,华为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营收高就能赚得多?不一定!”就在不久前,几家国内科技巨头相继交出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数据让人眼前一亮。

华为以4270亿元营收遥遥领先,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净利润同比下降32%。中国电信营收2694亿元,净利润230亿元。中国联通营收突破2000亿元,利润总额177亿元。中兴通讯营收715.5亿元,净利润50.6亿元。

这组数据背后隐藏着一个有趣的现象:华为营收规模远超同行,但却在“以利润换技术”,上半年研发投入高达969.5亿元,占营收比例达22.7%,创下历史新高。

01 营收巨人,利润“瘦身”?华为的阳谋

华为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达4270.39亿元,同比增长3.94%,但净利润为371.95亿元,同比下降32.21%。

净利润下滑超30%,这一数据令许多人感到意外。

仔细分析发现,华为利润收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研发投入大幅增加,二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出现58.36亿元的亏损。

研发投入969.5亿元,同比增长9.04%,占营收比重高达22.7%,这是历史最高位。

按照这一趋势,今年全年华为研发支出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相比之下,中国电信上半年研发投入规模虽未公布,但其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达到749亿元,天翼云收入573亿元,智能收入同比大幅增长89.4%。

中国联通的算网数智业务也成为新增长点,收入达454亿元,占比提升到26%。

02 重金押注研发,华为在布什么局?

华为副总裁、ICT产品组合管理与解决方案部总裁马海旭曾公开透露,2023年鲲鹏、昇腾生态的产值已达300亿-400亿元。

这还没有包括正在崛起的鸿蒙生态和星闪技术。

目前,华为芯片业务横跨通信、消费电子、数据中心等不同领域,拥有面向手机的麒麟系列、面向数据中心的鲲鹏系列、面向AI计算的昇腾芯片等重要产品线。

其中,华为昇腾芯片在国产AI芯片里处于第一阵营。

IDC在2024年中国市场AI芯片出货量报告中显示,英伟达出货量占比70%;华为昇腾占比约23%。

今年6月,华为更是用系统工程手段突破了昇腾910单卡性能相对不足的短板,使用昇腾910训练出了1350亿参数的盘古Ultra和7180亿参数的盘古Ultra MoE。

为此,华为投入的研发团队超过1万人,包括华为云、计算产品线、海思、2012实验室等多部门都参与了“算力会战”。

03 鸿蒙+星闪,华为的生态野望

在智能终端领域,华为正凭借鸿蒙生态和星闪技术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据国际市场调研机构IDC数据,华为在2025年二季度以1250万台的出货量和18.1%的市场份额重回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这是自2020年四季度以来的首次。

更值得关注的是,华为也在积极推进自家星闪技术。

星闪技术是新一代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以低时延、高吞吐、高并发、高可靠、抗干扰、低功耗、精定位等优势特点,覆盖智能终端、智慧家庭、智慧出行等多个生态应用场景。

目前星闪已覆盖超过200款产品,出货量突破7000万,国际星闪联盟成员超过1200个。

和传统蓝牙相比,星闪传输时延仅为其三十分之一,传输速率提升了6倍,设备连接数量提升了10倍,覆盖范围提升了2倍以上。

例如,ICCE星闪数字车钥匙首次在Pura80、Watch 5与尊界上应用,提供相较于传统蓝牙车钥匙5倍定位精度,6倍解闭锁精准度。

04 第二曲线,运营商与设备商的新赛道

面对传统业务增长放缓,各大科技企业都在积极培育“第二曲线”。

中兴通讯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以算力、终端为代表的第二曲线营收同比增长近100%,占总营收比重超过35%。

其中,政企业务成为中兴通讯的核心增长引擎,收入同比飙升109.9%。

中兴通讯服务器及存储营收同比增长超过200%,其中AI服务器占比达到55%。

公司全系列智算服务器在国内头部互联网厂商侧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规模销售。

中国联通也不甘示弱,积极推动算网数智业务发展。

2025年上半年,联通云收入达到376亿元,同比增长4.6%。

公司算力云服务业务规模持续突破,以数据中心适智化改造推动AIDC提速发展,数据中心收入达到144亿元,同比增长9.4%,AIDC签约金额同比增长60%。

05 未来之战,生态与根技术的较量

在2025年的全球首届消费电子创新大会上,鸿蒙、星闪等底层技术成为焦点。

这些底层技术的突破,正在重塑消费电子产业的竞争格局。

来自中国的技术创新,正试图争夺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话语权”。

伯恩斯坦(Bernstein)今年8月预估称,中国AI芯片国产化率将从2023年的17%提升至2027年的55%。

华为鲲鹏、昇腾生态产值有望收获漂亮的增长曲线。

在智能汽车领域,华为虽不造车,但通过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帮助车企造车。

今年上半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实现了市场份额和技术水平的双重突破。

截至8月25日,华为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车辆超过100万辆。

在35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其占有率达53.2%,连续14个月成为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第一名。

回望过去几年,华为从“活下去”的生存战逐渐转向“根技术”“根生态”的攻坚战。孟晚舟在新年致辞中强调:“技术是解决时代难题的钥匙”。

今天,华为、中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中国科技企业,正沿着不同的路径向前迈进。有的稳扎稳打,有的全力狂奔,但他们共同勾勒出一幅中国科技崛起的立体图景。

这场关于未来的竞赛,核心不在今天赚了多少,而在于明天能走多远。